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槟榔有危害吗?教你科学认识槟榔碱
许多人对于槟榔这种食品的印象可能仅仅停留于一种陌生而遥远的热带水果,新鲜的槟榔果很少见,它们更常以加工制成的槟榔干果呈现在人们面前。在湖南湘潭地区,袋装槟榔干果是一种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平价美食,兼具社交、提神和清洁口腔的多样功能,尤其受到年轻男性的喜爱。
在中国,嚼食槟榔的习惯由来已久,宋代大文豪苏轼有“红潮登颊醉槟榔”之句形容嚼槟榔时的醉心感受,可见,古人一直对槟榔这种美食青睐有加,并乐于进行分享传播。但近年来,随着槟榔行业的整体上升发展,槟榔危害身体甚至致癌的说法开始频见报道。那么,槟榔是不是真的能致癌呢?嚼食槟榔对身体有伤害吗?
据悉,之所以有致癌的说法,源于槟榔中饱受争议的槟榔碱成分。槟榔碱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它会对身体产生何种影响?有必要通过科学探究来进一步了解。
现代医学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槟榔碱本身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和药理活性的物质,对人体机能能起到一些可观的正面作用:
1、驱虫和清洁
槟榔碱能够麻痹虫体的神经系统,进而将体内一些有害虫体如猪绦虫、牛绦虫、曼氏血吸虫、肝吸虫、蠕虫等驱除出身体。在消化和清洁上,嚼食槟榔过程中会促进食用者的唾液分泌,推进胃肠蠕动且增加消化液分泌,对改善个人的肠胃消化功能有理想的效果。
2、提神作用
食用过槟榔的人都能切身体会到这一点。研究表明,嚼食槟榔能使人耳部和前额温度分别上升2℃和0.5℃,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下导致皮肤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吃槟榔时,人的面色会看起来红润许多。这种兴奋和提神功效源于槟榔碱带给人的愉悦感,能辅助提高人的专注力和反应力。
3、保护血管
这是人们关于槟榔认知的一个冷区。不单年轻人嚼上一颗能提神醒脑,槟榔碱还可以辅助老年人保养身体,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通过血管保养,延缓人的身体老化。与此同时,促进记忆力改善也有很好的效果。
事实上,科学界并没有将槟榔碱归为致癌物质的定论,况且一颗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也只占到0.5%左右,远远不足以达到舆论所说的致癌程度。
从本质上来说,槟榔属于天然健康食品系列,且有着很好的清洁和保健作用。但再好的食品也应把握好度,在健康生活方式之上再体验槟榔的美妙,这样不仅能保证安全,也会有更好的美味体验。把握正确的食用原则,自然能让槟榔这种传统食品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健康服务。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