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的抗旱性优良。干旱是制约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干旱胁迫下,蓝莓叶绿素遭到破坏,光合速率下降,从而导致生长受到抑制。李亚东等对半高丛蓝莓北空Northsky的水分胁迫研究发现,在持续干旱条件下,北空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表现为叶片光合强度、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光量子通量密度降低;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升高;呼吸强度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直至连续干旱31d时,植株才出现少量叶片焦枯的症状。因此,半高丛蓝莓北空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
【蓝莓】
Freeman等研究了兔眼蓝莓叶表面蜡质层的季节变化,发现蓝莓抗旱机制与叶表面气孔周围的角质层形成有关。Erb等采用盆栽试验法对多个蓝莓实生群体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抗旱性强于北高丛蓝莓。张德巧等通过对蓝莓叶片解剖结构的观测,分析了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为蓝莓的抗旱性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蓝莓抗旱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莓具有不同的抗旱性,这可能与遗传及栽培环境等因素均有关系。
中国对蓝莓的研究正飞速发展,但起步较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因此,对于蓝莓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蓝莓的土壤pH值适应范围为何如此狭窄的生理生化方面问题以及蓝莓同一枝条上的果实不同时期成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研究。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巨大保健功能和极高经济价值的果树,必将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蓝莓的研究必将逐步深入,其潜在的功效将被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的健康增添风采。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