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微量营养素影响男女交往

    2018-03-28 来源:
    最近,几位国内不同领域的名人学者相继去世,引发了大家在社交网络上的缅怀热潮,其中包括文化学者李敖先生。在一些刷屏的纪念文章中,大家评价李先生是“骂人一辈子,风流一辈子”。不过今天我们不是评价李先生的文化人生,而是要从健康的角度给大家提个醒。比如平时喜欢争论而且生性风流这些性格特征,也许不只是天性使然,而是缺乏某些营养导致的。

            情绪的变化并非是纯粹的精神层面的活动,它也是有生理层面的反应基础的。比如二战后的美国大兵普遍出现情绪不佳,就是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因此美国政府随后采取了措施,通过在面粉里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让大兵们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是一种隐形饥饿,这种饿的感觉不反映在胃和嘴巴上,而是反映在情绪上。为了方便大家更容易理解有些复杂枯燥的科学知识,下面就用有趣的段子式口吻来描述一下,当缺乏微量元素的时候,究竟会怎样影响情绪?

            这个段子形容的是男女之间相处时的情绪变化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肾上腺素决定出不出手,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5-羟色胺决定谁先开口,苯乙胺让你看不到她丑,后叶催产素决定相知相守,端粒酶决定谁会先走。”看着有点懵?别急,下面咱们一句一句地解释一下。

            肾上腺素决定出不出手:男女之间次见面后,如果互相都有感觉,肾上腺素就会大量分泌,并且提高身体的反应能力和兴奋度。而且肾上腺素的分泌量直接影响的是男女之间互相表白的效果。比如如果分泌的量非常合适,那表白的时候脑子反应也快,精神上也兴奋,从而充满勇气,肯定能进行一段**的表白。

            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表白后,就是正式地进入谈恋爱的时期。谈恋爱的时候,情侣如果感到很开心,多巴胺的分泌会测到峰值,于是恋爱跟幸福在脑子里建立了关联。相爱期间,大脑会分泌很多多巴胺,这就是沉浸在幸福中的感觉,可随着时间的持续,多巴胺会越来越少,除了互相继续创造幸福感,这时候就一定不能缺乏微量元素的助攻。研究发现,复合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维生素D、叶酸、碳酸钙、乳酸锌、亚硒酸钠、硬脂酸镁)的摄入会影响大脑中多巴胺的含量。

            5-羟色胺决定谁先开口:5-羟色胺水平低时,表现为抑郁、焦虑、易怒。对着喜欢的人不敢开口,5-羟色胺水平就会下降,人的本能为了消除抑郁,自然会选择表白。研究发现,强迫症的人5-羟色胺水平就很不正常,所以总是要用各种办法来改善。氨基酸和维生素B6对5-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水平有显著影响。

            苯乙胺让你看不到她丑:坠入爱河的情侣,血液中苯乙胺的含量比平时高出2-5倍之多,它是“生死相许”的物质基础。然而,它也有副作用,会放大对方的优点,无视对方的缺点,“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它没错了。

            后叶催产素决定相知相守:这是一种启动“依恋他人”愿望的激素。美国神经内分泌学家在田鼠中发现,雄鼠与雌鼠交配后,一般不会再与第三者发生关系,就是归功于下垂体分泌的后叶催产素。如果有人多巴胺分泌过多,而后叶催产素分泌过少,就会见一个爱一个。这大概就是风流一生的物质基础吧,从生理角度解释了花心。

            端粒酶决定谁会先走:端粒是DNA末端的一段没有意义的重复序列,DNA的每次复制,端粒都会丢失一部分。身体细胞在不断更新,DNA不断复制,也就是在不断的“磨损”。端粒酶对磨损有修复作用,但端粒酶会逐渐失活,修复会越来越差。DNA磨损至消失的过程就是人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了。

            当然了,生理反应和生命过程远比这几段文字复杂得多了,不过今天重点想说明的是保障营养摄入对生命的重要性。有人问,那究竟怎么才能避免隐形饥饿呢?其实只要按照膳食指南对照一下就可以了。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食物种类要多样,每天要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吃25种以上的食物。

    2.注意主食中粗粮、薯类和杂豆的摄入,每天建议一二两的薯类和二三两的粗粮杂豆。

    3.天天喝奶,每天一至两杯。

    4.天天吃蔬菜水果,建议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5.每周吃鱼半斤到一斤。

    6.每周吃鸡蛋5-7个。

    相关阅读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及监管机制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2025-08-13
    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抗疲劳天然产物研究应用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2025-08-13
    减肥界的明星产品,白芸豆提取物到底如何?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2025-08-13
    甘薯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加工利用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2025-08-13
    “电解质水”真相,标准里的“电解”与“解密”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2025-08-13
    月见草油演绎药食同源,食品界的“万金油”正在破圈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