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玉米市场好“消息”不断 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再次上涨
最近几天国内玉米市场可谓好“消息”不断,除吉林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出台以外,就是华北玉米市场价格再次上涨。
在有关临储玉米拍卖或将提前传闻还未彻底“消化”之际,华北玉米市场缘何上涨,后期涨势基础是否牢固?下面笔者将结合掌握的情况作以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再次上涨
近日,山东为首的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再度上调,日均涨幅达到10—30元/吨,价格再度逼近2100元/吨大关。
截止目前,山东地区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集中在1970—2100元/吨,其中山东寿光金玉米公司将玉米收购价提高至203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30元/吨,寿光新丰提高至2024元/吨,较上周末上涨30元/吨,昌乐盛泰药业公司将玉米收购价提高至203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40元/吨,河南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格在1960—2020元/吨之间,较上周末上涨10—20元/吨。
后期价格上涨基础并不牢固
尽管华北玉米价格成为价格上涨“急先锋”,但从其供需基本面实际情况及政策面来看,后续其价格持续上涨基础并不十分牢固,一方面华北农户玉米销售进度明显不及东北,据统计,截至3月1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8387万吨,同比减少1853万吨,不过从销售进度来看,目前东北、华北农户售粮进度已追平上年;其中华北基层整体售粮进度约为63%,其中山东68%、河南67%、河北60%。
综上所述,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再次上涨,并已大多触及2000元/吨水平,短期来看,在深加工企业“刚需”以及拍卖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粮价固然能够得到一定支撑,但一旦临储玉米批量“泻库”,将会对现货市场构成明显压力,同时定价和拍卖策略均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库存偏低成为涨价直接“推手”
本轮华北地区(尤其是山东地区)玉米价格再次上涨,直接原因就是与当地深加工企业集中区域日玉米消耗量较大且前期库存水平偏低(据了解,目前部分企业库存甚至不足一周时间)有关。
同时上周末局部降水不利于新粮上市,基层农户继续惜售导致到货量偏低,山东地区拍卖轮换玉米数量有限也均是导致粮价走强的原因。
东北各省补贴政策已相继出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玉米收购补贴政策已经正式公布,但是黑龙江省需求企业收购加工补贴政策并未落实,据黑龙江省粮食局网站发布消息称,文件正在研究中,后续会在官方网站公布。
尽管吉林省公布的补贴政策中“金额”和“时间”均有所缩减,但短期利好也有所体现,期现货市场部分价格回暖反弹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点。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