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金蝉花具体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金蝉花又名蝉茸、蝉虫草、金金蝉花、蝉茸菌、虫花等,是一种真菌寄生于蝉科昆虫的若虫上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和著名的冬虫夏草同属虫草家族。金蝉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散风热、镇惊、明目之功效,主治惊痫、心悸、小儿夜啼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金蝉花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保肾、催眠等多重作用,功效和冬虫夏草相当。
【金蝉花】
我国对金蝉花的认识和利用历史远源流长。早在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中就有关于金蝉花炮制方法的记载:“金蝉花,凡使,要白花全者。凡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宋朝苏颂的《图经本草》中对金蝉花有这样的描述:“山蜀中,其蝉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金蝉花……入药最奇”。宋姚宽《西溪丛语》中云:“成都有草名金蝉花。今有乾者,视之,乃蝉额裂面抽茎,上有花。善治目,未知如何用也”。北宋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对金蝉花这样描写:“金蝉花所在有之,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头上,七月采”,并阐述了金蝉花的性味、功用:“金蝉花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天吊,惊痫瘛疭,夜啼心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引宋祁《方物赞》道:“蝉之不蜕者,至秋则花。其头长1~2寸,黄碧色”。对金蝉花的功用李时珍基本认同于《证类本草》,还认为其有止疟作用,功同蝉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所编纂的众多本草或药典中,对金蝉花的药用多有提及,但基本停留在疏散风热、安神解痉的阶段,并无多大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冬虫夏草的热炒,导致其价格飙升及资源枯竭后,人们才把目光转向其同属的金蝉花,而随着对金蝉花研究的深入,人们终于有了更多惊喜的发现。
黑豆,虽其貌不扬,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功效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肾益精、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食材。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