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食品加工企业如何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
食品原料安全总问题是涉及人类发展和食品供应的重大社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还涉及生产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从全局上看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首先从食品原料的源头抓起,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保证食品安全,造福于人类。
【食品原料】
过度依赖化学品支持的农业与畜牧业,在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上升,食品成分中的污染物会有增无减,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农民普及科学使用投入化学品知识,建立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开展食品原料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检测,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养殖小区、示范农场,出现疫情时规定动物疫病区等管理和原料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认证工作,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推广绿色或可持续的生产技术,尽可能依靠有机肥、作物轮作、种植豆科作物并合理使用化肥,利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方法控制作物病虫害。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大力发展养殖业病害检测和防治技术、健康养殖技术与设备设施的研究开发。我国绿色食品等生产的出现和发展,可望为改善我国食品原料安全做出贡献。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团餐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团餐市场规模约2.7万亿元,预计2026年团餐市场规模将超3.5万亿元。面对学校、医院、企业等核心场景的差异化需求,行业通过运营模式创新与政策红利释放,探索出中央厨房标准化、县域下沉新通路、健康场景延伸三大破局路径。
近期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健全食物与营养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作为重点任务,立足于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完善标准体系、提升监测能力、守牢安全底线”3个方面谋篇布局,旨在夯实基础,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与营养健康需求。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出台《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同步实施。
近日,贵州省贵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咖啡行业团体标准制定座谈会,围绕以标准建设助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讨。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市咖啡行业协会、省标准化院等有关单位代表参加。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