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藜麦:来自远古的“营养黄金”和“超级谷物”

说起藜麦,相信很多人一定很陌生,这不奇怪,因为2014年才在我国西北、华北开始种植。藜麦是马铃薯的“小伙伴”,与马铃薯一起生长在南美洲的安迪斯山区,已有70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
500多年前,随着西班牙航海家的足迹,马铃薯被带到了欧洲,然后又从欧洲传播到了全世界。现在,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马铃薯。而藜麦一直安静的生长在自己的故乡,直到19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寻找适合人类执行长期性太空任务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粮食作物时,神秘的藜麦才被发现,美国科学家对藜麦细致研究后发现,藜麦的营养价值在植物和动物王国里几乎无与匹敌,其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都高于普通的食物,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匹配。因此,营养学家惊呼,藜麦是丢失在远古的“营养黄金”和“超级谷物”。又因其是人类未来移民外太空的理想食物,还被称为“未来食品”,其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华北、西北马铃薯主产区因多年种植,土传病害颇为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要改变现状,必须对耕地进行休耕或轮作,通常轮作的作物是小麦、燕麦、玉米和葵花,这些作物因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并不被农场主看好。另外,很多马铃薯种植大户和农场主迫于土地租赁费、水电费、人工费等各项开支的压力,宁可选择连种,也不进行倒茬,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式的过度种植。
那么,有没有经济价值高,又适合马铃薯倒茬种植的作物呢?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马铃薯产业体系栽培岗位专家蒙美莲说:“藜科类的藜麦是茄科类马铃薯最理想的倒茬作物,其高昂的经济价值更是让农场主没有了后顾之忧。”
马铃薯被称为“全营养食物”,藜麦更是食物中的“营养黄金”。据介绍,藜麦具有以下八大营养价值:,藜麦是一种碱性食品,食用藜麦可起到改善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保持健康体质;第二,藜麦富含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谷物中缺乏的赖氨酸在藜麦中含量很高。藜麦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都可以与脱脂牛奶及肉类媲美,是素食者的选择,同时也是大米等谷物的优质替代品;第三,藜麦不含麸质,常见谷物中,如小麦、大米等肤质含量较高,有一部分人群由于免疫缺乏无法消化麸质,会导致腹痛等症状。藜麦不含麸质,可供麸质过敏人群食用;第四,藜麦含锰量高。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多种身体的生物过程,比如调节血糖水平,在消化吸收重要的营养物质中激发酶的活性,分解脂肪和胆固醇及产生能量。与常见粮食相比藜麦中,锰的含量是的,1/4杯生藜麦可以提供成人需求的50%锰;第五,藜麦富含锌元素,锌是一种生命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内分泌、神经、体液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第六,藜麦是二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人的福音;第七,藜麦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纤维素,藜麦中纤维素的含量是3.7%。其中可溶性纤维素占36%,不可溶纤维素占64%。藜麦是可溶性及不可溶纤维素的优良来源,两种纤维素对调节血糖水平,降低胆固醇和保护心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八,藜麦具有减肥塑身功能。藜麦是一种完全蛋白,这意味着食用藜麦就可以获得足量的矿物质及各种营养物质及维生素。食用藜麦有饱腹感,感觉比食用标准的减肥食品更饱。
藜麦和马铃薯一样,都喜欢高海拔和冷凉气候,现在,华北、西北以及东北马铃薯传统种植区都非常适合种植藜麦。未来,相信随着人们对藜麦认知的增加,藜麦将会走向我们的一日三餐,届时,藜麦与马铃薯这对安第斯山的小伙伴又将为我国人民的饮食健康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藜麦生产与应用》
玉米胚芽是玉米籽粒中富含营养的重要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玉米胚芽不仅是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也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保健品及功能性产品中,成为现代营养产业的热门素材。
阳离子淀粉是一种经过化学改性处理的淀粉产品,其分子结构中带有阳离子基团。阳离子淀粉因其独特的分子特性,在食品、造纸、纺织及日化等多个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原料。
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类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剂以及工业领域。玉米淀粉以其良好的增稠性、胶凝性和成膜性,成为现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
磷虾油胶囊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健品,尤其以高含量的DHA和EPA著称。磷虾油胶囊在心血管健康、脑功能维护以及关节保健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是现代膳食补充的重要选择。
麦芽糖醇是一种多元醇类甜味剂,具有甜味适中、低热量和良好水溶性的特点。麦芽糖醇在食品、医药及保健品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是现代健康食品的重要原料。
食用葡萄糖是一种常见的单糖,具有快速补充能量和良好溶解性的特点。食用葡萄糖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功能性原料。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