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困扰全球十亿人的“花粉症”,功能性食品能有市场机会吗?
又是一年春 暖 花 开,正是赏花好时节。但美丽的花朵除了带来视觉盛宴外,也带来了恼人的花粉。根据中国天气发布的《全国花粉过敏预警地图》,全国除东北和西藏等少数地区外,绝大多数都处在容易诱发花粉过敏的区域里面,过敏指数持续偏高。
花粉过敏在全球来看已经成为季节性流行病,在英国,对花粉过敏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25%;日本则有超过2500万人患“花粉症”。我国花粉症虽然没有上述国家那么严重,但受害者数量亦相当大。据估计,花粉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到10%到20%。随着我国的进一步绿化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接触花粉的机会将更多,花粉症患者也有进一步增多的可能。针对花粉过敏,功能性食品及原料有无挖掘市场的可能性?食研汇将在这篇文章中,对花粉症的最新研究和功能性食品原料做一探讨。
花粉症产生的原因
花粉症又称枯草热,是患者对植物花粉过敏所引起,该病绝大部分由风做传播媒体的花粉作为变应原。我国的主要致病花粉有篙属花粉、向日葵、大 麻、梧桐、蓖麻、苋属植物、葫属植物、杨树、榆树的花粉等,也有少数患者是由真菌、尘螨或其他具有明显季节性的吸入物或食物引发。
花粉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四个主要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和眼睛发痒。当花粉和灰尘等过敏原进入人体时,针对异物产生的IgE抗体会与鼻子和眼睛等粘膜和皮肤中富含的肥大细胞结合。而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并与肥大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时,会刺激释放出组胺和其他触发免疫反应的物质。它作用于感觉神经(三叉神经)和血管,从而引起过敏症状,例如眼睛瘙痒和充血,这就是花粉症产生的过程[1]。
肥大细胞:发育源于骨髓CD34+前体细胞,是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
组胺:是一种有机含氮的环状化合物,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并具有作为瘙痒介体中心与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还被用作神经递质。组胺由嗜碱性球和附近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产生。
对于花粉过敏,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是最重要的,每天均衡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和辛辣香料,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很必要。压力会导致过敏的发生和加重,因为它会损害植物神经的平衡。对于严重的过敏症状,可以通过抗组胺和类固醇等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尽管药物能有效地控制症状,但是它们也会引起嗜睡和口渴等一系列副作用。根据日本过敏协会(Japan Allergy Association)201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服用花粉症药物的人中有60%以上的人抱怨其工作能力下降(注意力和工作效率降低)[1]。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向体内注射花粉提取物以获取对花粉的免疫力并抑制过敏反应的免疫疗法(抗敏疗法)。但是这需要2年或更长时间的长期治疗,并且要不断地去医院。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改善花粉症的一种手段,安全和食用方便的食品目前正引起人们的关注。
哪些原料可以缓解花粉症?
作为深受花粉症困扰的国家之一,日本对花粉症已经进行了各种深入的研究。日本厚生劳动省也在官网发布了一篇《关于花粉症的民间医学》文章,推荐了一系列对缓解花粉过敏有作用的健康食品,包括灵芝、甜茶、紫苏、沙丁鱼籽、籽粒苋、肉桂等等。总的来说,目前研究证实对抑制人体对花粉过度免疫有一定作用的功能性原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2]。
1、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对肠道中的B细胞产生影响,有益生菌存在时,B细胞更偏向于合成分泌型IgA——标志无害的抗体,而不是IgE——激活肥大细胞,因此免疫系统对无辜的过敏原产生免疫应答的机会就会减少,因此可以减轻花粉过敏。目前已经有相关研究或者应用的抑制花粉过敏益生菌菌株包括长双歧杆菌BB536,嗜酸乳杆菌L-92,醋酸菌GK-1,醤油乳酸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 KK221(Th221株),植物型乳酸菌k-1,副干酪乳杆菌KW3110,鼠李糖乳杆菌LGG等。
2、多酚类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具有多元酚结构的次生代谢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抑制诸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性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所以它可以起到缓解过敏的作用,对皮肤过敏尤其对花粉过敏有效。目前已有相关研究的多酚类原料包括茶多酚(儿茶素)、迷迭香酸、薄荷多酚、杨梅素、木犀草素、橙皮苷、玫瑰多酚等。
3、蜂胶
蜂胶是由蜜蜂工蜂从植物的顶芽和渗出液中采集的树脂类物质,并混合蜂蜡和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后加工形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胶黏性固形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在一项日本山田养蜂场进行的研究中,证实蜂胶可以抑制组胺和白三烯的释放,使用蜂胶(日摄入300mg)组对照安慰剂组的花粉过敏症状大幅减轻,并且同时使用药物的志愿者在摄入蜂胶后,显著减轻了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强度[3]。
4、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脂肪酸主要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稳定细胞膜,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当它进入人体后,会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争夺细胞膜的控制权,在细胞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既能够抑制炎性物质的侵袭,又能够保护好细胞膜。
5、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并增强骨骼,但它同时也能调节免疫力。有研究显示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如花粉症。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海鱼和鱼卵、动物肝 脏、蛋黄、小虾、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花粉症相关功能性食品应用
1、丘比Diare醋酸菌GK-1
丘比在2019年推出的Diare,是日本第一款获批的以“减轻花粉症引起的鼻部不适”为机能的机能表示性食品,产品添加了400亿个醋酸菌GK-1。醋酸菌GK-1可以同时减少“ TLR2”和“ TLR4”的激活,这二者会导致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NF-κB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在一项对73名有花粉症状的日本男性和女性进行醋酸菌GK-1(每天30 mg)或安慰剂8周的研究中,醋酸菌GK-1摄入组在摄入4周后改善了因花粉症而导致鼻部不适。另外,在人体研究中还证实了其可以改善由灰尘引起的鼻部不适。醋酸菌GK-1是一种白色粉末,几乎无味无味,可以掺入各种剂型中。
2、紫苏叶
太成株式会社推出的紫苏叶,是一款生鲜机能表示性食品。紫苏叶中的活性物质迷迭香酸,是一种水溶性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有助于防止自由基造成的细胞受损,迷迭香酸可减轻以花粉症引起的过敏症状,而近年来其在脑健康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过敏是由体内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活性氧会引起炎症反应并刺激患处,从而在眼睛和鼻子中出现过敏性反应。而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使其能够缓解过敏,并抑制引起过敏症状的组胺释放,因此可以改善花粉症引发的瘙痒和鼻炎。
3、森永长双歧杆菌BB536乳品系列
长双歧杆菌BB536在1969年由日本森永乳业株式会社的科学家从健康婴儿的肠道分离出而得,于2009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GRAS认证。其有益作用得到超过110篇已经发表文献的支持,在肠道健康、免疫、感染和变态反应等领域得到验证,可有效活化肠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在一项针对40名日本雪松花粉病临床病史的受试者,连续14周双盲服用含BB536的酸奶和不含BB536的酸奶(安慰剂对照组),结果显示服用含有BB536酸奶的受试者比对照组眼部过敏症状显著减轻,BB536可以减缓干扰素-γ的血液浓度下降速率和增加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生长速率,在第4周,服用含有BB536酸奶的受试者的日本雪松花粉症特定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基准水平显著下降[4]。
小结
全球已有超过十亿人的存在花粉过敏,涉及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全年龄人群,而相关的功能性食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lergic_rhinitis
2、日本厚生劳动省:关于花粉症的民间医学
https://www.mhlw.go.jp/new-info/kobetu/kenkou/ryumachi/okamoto.html
3、蜜蜂健康科学研究所:蜂胶的花粉症减轻作用
https://www.bee-lab.jp/product/propolis_3.html
4、Jin-zhong Xiao:Effect of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longum BB536 in relie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modulating plasma cytokine levels of Japanese cedar pollinosis during the pollen seas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