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2019,“买菜”大仗开打

    2019-04-08 来源:21食品商务网
    从O2O、垂直电商再到前置仓,明星玩家都在模式探索中寻找一张万亿规模生鲜市场的入场券。“买菜”似乎提供了一个基于场景和品类差异化的新解法,资本的注入更强化了这种关注度。但是,目前投资市场的态度相对模糊且暧昧,“这还是一个烧钱的事情”。但生鲜是一个大版图,家庭消费主场景正在成为资本主要切入口。“买菜”这场仗刚刚打响。

      从O2O、垂直电商再到前置仓,明星玩家都在模式探索中寻找一张万亿规模生鲜市场的入场券。“买菜”似乎提供了一个基于场景和品类差异化的新解法,资本的注入更强化了这种关注度。但是,目前投资市场的态度相对模糊且暧昧,“这还是一个烧钱的事情”。但生鲜是一个大版图,家庭消费主场景正在成为资本主要切入口。“买菜”这场仗刚刚打响。

      “土生意”被关注

      “买菜”听起来是个挺土的生意,离大多数不做饭的年轻人也较远。但今年,在生鲜电商的持久战里,它却成为一个关键词。

      这有几个表征。当投资人被问及错过了哪些案子时,“叮咚买菜”被提及的频次。这是一家上线于2017年,在上海地区提供到家买菜服务的平台。其背后的投资阵容异常强大,除了进入比较早的高榕,还有老虎基金、红杉中国、今日资本等超一线基金。这一模式还引起了竞争对手的关注——2019年春节前夕,对标叮咚买菜的“美团买菜”在上海上线。

      从O2O、垂直电商再到前置仓,大家都在模式探索中寻找一张万亿规模生鲜市场的入场券。“买菜”似乎提供了一个基于场景和品类差异化的新解法。这个赛道内,有三类服务模式:

      叮咚买菜线上下单、派送到家。上线于2017年,主打0元起送、0配送费、30分钟内到家的菜品派送。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从今年年初开始在杭州建仓运营。

      呆萝卜线上下单+门店自提。2016年创立于合肥。以采定销,消费者前通过APP下单后,由呆萝卜进行集中采购,在中心大仓分量分拣处理后在夜间派送到相应的社区门店,消费者在预约的时间段内取货即可,在此之前,呆萝卜借着2018年的“社区团购”就已经被推向风口。

      谊品生鲜社区店。2013年创立于安徽合肥,主打高性价比的家庭消费,团队将“菜市场”看作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生鲜是一个引流品类,基于社区店,谊品生鲜也在布局自己的到店自提、上门派送服务。

      从定位上,叮咚买菜的模式更适用于一二线城市,以稍高于菜市场10%的价格提供标品净菜,而在相对低线城市生长起来的呆萝卜则主打“便宜”。

      从垂直电商到本地零售

      精选水果一直都是生鲜电商的切入口。从“地三鲜”到每日优鲜甚至于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货”,都是如此。

      对标线下卖场,精品水果是一个很好的引流品类,除了引流之外,背后也有损耗和毛利空间的考虑。此外,考虑到当时的移动互联网人群渗透,用精品水果来切入被视为目标用户的白领人群的“下午茶”场景也十分合理。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人群平均年龄的抬升以及已经接受到家服务的消费者开始步入家庭,“社区场景”服务开始出现空白,在这一前提下,“买菜”开始成为新一代生鲜电商的新主题。

      在服务人群和场景上,叮咚买菜、呆萝卜和谊品生鲜等都在切家庭消费,这是过往的生鲜电商玩家所没有覆盖到的,例如谊品生鲜就强调自己的典型用户画像是“掌握家庭餐桌消费的人”,在这个前提之下,新一代玩家们就在通过足够新鲜、高性价比来占领市场心智。

      而从O2O、外卖到新零售,不断进化的互联网服务也在帮助消费者养成对于外卖到家、自提的消费习惯,让“重做菜市场”成为可能。

      除了本身市场有空白之外,菜品消费的特性在于两方面:足够高频、具有稳定高效的供应链。这两点同时也是买菜之于走精选路线的生鲜电商的优势所在。

      高频不难理解,在供应链方面,买菜赛道的玩家都选择了短供应链的方式,即部分产品采用品牌商直供,按需采购。

      生鲜的供应链条很长,和产地合作可以走爆品策略。水果的毛利空间足够支撑平台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冷链物流、仓储等前期投入,从利润空间和损耗角度考虑,蔬菜显然不能和水果相比较。

      那么,既然一级城批、品牌代理等菜品供应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体系,为什么不直接接入呢?

      永辉超市对于异地店铺的生鲜供应链所采取的出三级管理体系中,除了自身的基地资源,也包括了省一级产品批发商和农贸市场、农场基地等当地资源。

      关于这一点,叮咚买菜创始人及CEO梁昌霖给到的另外一个视角是,生鲜是直接吃的,大家对差异化的感知更加直接,而菜品则需要一个再加工的过程,产地差异形成的口味差异并不明确,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在于品质的稳定性。

      要做好“买菜”这件事,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高损耗。因为是提供一个场景的解决方案,所以在库存量上一定要全,即提供的是一个菜单组合,而非独立的精选菜品,这考验的是平台选品和商品组合运营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原材料的菜品供应,多和全之间的并不存在直接关系。

      即时性。这一点对应的是速度或者说距离消费者的远近,也是点位密度。

      所以,“买菜”其实是从一个水果的垂直电商逻辑回归到零售,考验的是各家在精细化运营上的深入。电商想借助线上的分发效率和规模效应来降低流通环节中的溢价,但菜品到家服务显然不是。后者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运营、选品来降低损耗、增强用户黏性,同时也借助高密度的点位来提升规模效应,再去降低供应链成本。

      传统的家庭菜品解决方案主要以线下为主,但线下不可避免遭遇了以下问题:

      菜市场的萎缩。传统的多位于城市老城区的农贸市场,的确无法兼顾新兴社区,另外各地的“农改超”政策也加速了菜市场的“消失”,超市的覆盖广度和密度远低于菜市场。而且,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超覆盖范围和密度有限。

      当需求不能被很好满足时,自然就是机会点。以足够高频的“买菜”行为作为切入口,在家庭消费这个场景下,能够做出一个围绕社区场景的交易平台。

      以“前置仓”打造最近菜市场

      在“买菜”这件事情上,前置仓也是一个常常被拿来讨论的点。叮咚买菜选择了“暗”仓,而呆萝卜则是在每个小区门口设置“明”仓。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前置仓”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例如,在“每日优鲜”内APP上下单购买产品时,不同的位置所对应的商品其实是有细微差异的,原因在于,平台所展示的是用户距离最近的“前置仓”内的商品,而最终的产品配送也由这些仓来承担。

      所以前置仓不是简单的“分布式仓储”:从功能上,每个前置仓都承担了获客、仓储、运营配送全流程的功能,单个仓自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单位经济模型,去映射所对应社区的所有需求。

      而“买菜”场景和“前置仓”加起来对应的其实就是一个距离用户足够近的菜市场。当这些前置仓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把叮咚买菜们在做的事情类比为一个在供应链和流量超级中心的菜场。

      前置仓的模式是从效率端的创新,但当前置仓成为主流之后,生鲜电商的竞争点就聚焦到了:谁能够做到场景的足够垄断?

      其实,要做到垄断需要考虑两点:用户消费黏性足够高;单一区域内订单密度足够大。

      要实现点,本质上代表了大部分的家庭消费诉求可以被解决,所以通过高频的买菜行为去培养用户习惯,再扩充相对低频的库存量较之于低频切高频更加合理。

      以用户月下单频次作为参考,谊品生鲜团队给到的数据则是,用户每两天进行一次购买。

      而在整体的生意模型中,单个前置仓还需要做到区域性的流量垄断,来实现密度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例如叮咚会在单个仓的日均订单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裂变”,即在这个仓的周围开设新仓,来增强单位区域内的复购密度,虽然走全品类路线,但同样走前置仓模式路线的朴朴超市也是类似的方法论。

      投资市场:这是一个烧钱的事情

      虽然赛道内的明星玩家都表示不想引起太多市场关注,要“低调发展业务”,但当它作为一个全新、甚至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提供了一个相对解时,自然也会撬动市场的好奇心,资本的注入更强化了这种关注度。

      那么,接下来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叮咚到家、呆萝卜么?目前投资市场的态度相对模糊且暧昧,“这还是一个烧钱的事情”。

      首先,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必须通过马不停蹄地扩仓来垄断区域流量,但与此同时也要强化单个仓的订单密度做透它所辐射的最小单元,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拉新获客还是屡单(例如叮咚主打0元起送费、呆萝卜选择了他们目标人群更易接受的特价菜品)都是在做亏本生意。与此同时,当下的赛道竞争环境也要求各家团队迅速向外延伸、扩大规模。

      那么,有没有可能选择先“偏安一隅”的战略,做深某个区域成为当地巨头或者等待被收购?答案也并不乐观。

      无论是叮咚买菜还是呆萝卜,在正式进入资本市场之前创始人通过自有资金已经跑通了区域模型,进而再借助资本加速规模化的复制和扩张。所以如果资本从0到1去参与一个新“叮咚买菜”的创立,从速度和从资本收益上都并不合算。更重要的是,美团的入局。

      巨头入场更是强化了“新进场创业者已经没有机会了”的论调,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大家对于未来终局的方向预判。

      据美团内部人士透露,美团买菜业务由小象生鲜团队负责,背靠小象的供应链以及美团的闲时配送资源,这是“美团买菜”业务成立的基础。“对标盒马鲜生的小象生鲜能够渗透到的城市和人群有限,买菜能够拓展‘盒马模式’之外更大的想象空间”。3月末,“美团买菜”在北京的天通苑和北苑地区也启动了买菜业务。

      盒马鲜生的侯毅曾表示叮咚买菜给盒马带来了压力,日前,家“盒马菜市”在上海开业。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春节,叮咚买菜开始进入杭州,并迅速拓仓。

      不可错过的近场零售

      其实从生鲜电商概念中拆分出的“买菜”背后,也有“近场零售”,更具体来说是社区场景的争夺。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团一定要入局这场赛事。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被资本追捧“社区团购”,也是因为似乎提供了一个近场零售的解决方案,但社区团购本质上还是一个补充业态,如果不能成为高频的消费入口,很难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消费场景。

      这就意味着社区团购也在卖菜,但生鲜菜品在这里对应的是卖场引流逻辑,而非到家服务。原因在于,社区团购本质上是牺牲即时性来满足“省”的诉求。

      但总的来说,生鲜是一个大版图,除了“买菜”,从钱大妈、生鲜传奇再到刚刚获得腾讯融资的谊品生鲜等资本宠儿们都还在找一个主场景、并试图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入口。

      生鲜的持久战还在继续,“买菜”这场仗,也才刚刚打响。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