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实现虾青素一系列领域突破 提取生产线助推产业发展
虾仁是一种高蛋白食品,味道鲜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潜力。目前,不少加工厂都将鲜虾制成虾仁销售,而所剩下的下脚料,会作为废弃物丢掉。这样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极大的浪费。
为此,有企业将下脚料(即鲜虾加工成虾仁后,剩下的虾头、虾壳、虾脚及虾体液),因此,将加工鲜虾后的下脚料进行综合利用,尤其是在鲜虾加工下脚料中提取虾青素。
根据《2018年全球及中国虾青素行业发展现状报告书》显示,中国正在成为虾青素领域的增长引擎,市场份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有业内人士认为,虾青素是个非常特殊的产品,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为一种较强的天然抗氧化剂。虾青素本身很容易被氧化,必须配套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和加工条件,配有完善的虾青素加工提取设备等,才能保证产品品质。
我们知道,虾青素主要是从虾蟹外壳、牡蛎、鲑鱼及藻类、真菌中提取的红色类胡萝卜素。由于缺乏相关酶系,这些提取来源虾青素并非全是自身合成,而是通过摄食含虾青素的藻类或微生物,能把摄取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虾青素。其中,获取方法主要有利用虾壳提取虾青素和通过甲壳素生产废水提取虾青素两种。此外,20世纪初,科学家们又发现了虾青素另一个更好的来源——雨生红球藻。
我国早在2003年已经有虾青素(雨生红球藻)的人工养殖,提纯虾青素作为原材料销往欧美国家。但是,由于技术难度高及受藻种或菌种本身问题等诸多的限制,在深加工方面的科研与应用几乎是空白。同时使天然虾青素的产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笔者获悉,某企业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的虾青素提取生产线,同时引进食品检测仪器,并建立了4个创新平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这些都为保证虾青素提取产品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企业实现了我国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行业内的一系列领域的突破发展。据了解,2018年,荷兰DSM、中国威海利达生物科技、日本KLChemical这全球前三大生产商虾青素总产量份额超过82%。
笔者了解到,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因其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被科学界称为抗氧化剂,俨然一副第四代保健品原材料。受下游水产饲料行业的影响,虾青素消费量将持续增长。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球虾青素产量将从2019年的1500多吨增加至2024年的2260吨以上。而2024年,全球虾青素产值将接近3.3亿美元,而中国虾青素产值将达到近2亿美元。
毋庸置疑,中国市场虾青素供不应求,虾青素产量不断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虾青素加工设备得到推广应用,比如磨浆机、分离机、萃取仪、反应釜以及提取设备等。据工作人员介绍,需要利用磨浆机把虾青素来源粉碎并磨成浆,以转速为每分钟至少2500的离心分离,得到料体液和料渣备用。之后通过分离设备得到含有虾青素与蛋白质呈结合状态的上清液。
值得注意的是,虾青素的提取需要将料体液和上清液进行混合,再通过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将混合液物质进行分离,得到复合虾青素萃取物。相比其它萃取仪器,由于混合溶液压力下降,使得CO2与萃取物迅速成为两相(气液分离)而立即分开,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仪不仅萃取效率高而且能耗较少,为企业节约成本。
总的来说,在大健康产业下,人们对营养、健康类的产品需求增加,而虾青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消费市场青睐。相信国内虾青素提取技术的突破发展,以及相关虾青素加工设备的应用,定能满足消费者市场的需求。
玉米低聚肽粉是一种通过酶解玉米蛋白质制得的低分子肽产品,因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保健品及医药领域。玉米低聚肽粉不仅易于吸收利用,还具备多种生物活性,成为现代健康产业的热门原料。
激光喷码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在产品表面进行标记的高科技设备。激光喷码机以其非接触、高速度、高精度和持久耐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包装等多个行业,满足生产线对产品编码和追溯的需求。
豌豆组织蛋白是一种从豌豆中提取的高品质植物蛋白,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成为食品工业特别是植物基食品的重要原料。豌豆组织蛋白以其良好的口感、营养价值及环境友好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
低聚果糖是一类由短链果糖分子组成的天然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属于益生元的一种。低聚果糖能够选择性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人体免疫力和消化功能,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成分。
木瓜蛋白酶是一种从木瓜果实中提取的天然蛋白酶,具有强大的蛋白质分解能力。木瓜蛋白酶因其天然、安全和高效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品及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水平式给袋包装机是一种自动化包装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的颗粒、粉末及片剂产品包装。水平式给袋包装机通过自动制袋、充填、封口等工序,实现包装过程的高效和稳定,满足现代生产线的多样化需求。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