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榴莲价格暴跌,深加工或是破局良方
最近,被称为“水果之王”的榴莲大量上市,价格“腰斩”后还在降,实现“榴莲自由”似乎近在眼前。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金枕榴莲一个月前还是1100元至1200元一标箱(一标箱32斤),如今已降至730元到780元一标箱不等,近乎腰斩;在浙江杭州,猫山王榴莲从最贵时的65元/斤降至36.8元/斤,金枕榴莲AA果从36.8元/斤降至29.9元/斤。市场数据显示,短短30天内,金枕榴莲的零售价普遍跌至20元/斤左右,部分促销价甚至更低。
榴莲价格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供应显著增加。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榴莲累计进口10.07万吨,其中4月进口榴莲约6.12万吨,与3月相比增加了271.63%。泰国、越南等主产区迎来丰收,马来西亚榴莲也加速进入市场,使得货源十分充足。与此同时,榴莲冷链运输时间缩短至26小时,成本降低,进一步拉低了价格。此外,国产榴莲也开始崭露头角。今年,三亚“树上熟”榴莲正式丰产期预计在6月至9月,结果面积约4000多亩,产量在600吨左右。
对于消费者而言,榴莲价格下降无疑是个好消息,能让更多人品尝到这种美味水果。然而,对于榴莲种植户和相关从业者来说,价格暴跌可能导致收入减少,面临经营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除了期待市场供需关系逐渐平衡、价格回升外,还需从产业链角度寻找破局之道,其中,加强榴莲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重要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榴莲产业以鲜果销售为主,深加工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在当前榴莲价格波动较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有效解决鲜果短期集中上市带来的销售压力。通过将部分榴莲加工成果干、罐头、果泥、速冻果肉、榴莲千层、榴莲糖等产品,能延长产品保存期限,缓解因供过于求导致的价格下跌问题。另一方面,深加工能够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榴莲干为例,原本售价20元/斤的榴莲,加工成榴莲干后,价格可提升数倍。这既能帮助从业者增加收入,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不少企业和地方开始重视榴莲深加工。例如,三亚育才生态区正在建设首座国产榴莲加工厂,预计今年6月建成投用。该加工厂将安装标准加工生产线,配备智能检测设备,实现分拣等全流程智能化作业,生产榴莲糖、榴莲千层等产品,并开展代加工业务。这一举措不仅能带动当地榴莲产业发展,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不过,发展榴莲深加工产业并非易事,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需要不断研发和优化加工工艺,以最大 程度保留榴莲的风味和营养,同时降低加工成本。在市场方面,要加强对榴莲深加工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此外,还需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榴莲深加工产业发展,离不开多方协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建设现代化加工厂。科研机构和高校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解决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企业自身则需强化市场开拓意识,创新产品种类和营销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
榴莲价格暴跌虽然给产业带来了冲击,但也为榴莲深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有望实现榴莲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这一“水果之王”在市场上绽放更持久的魅力,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的选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