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舟山市聚焦“三全”大力培育茶产业振兴带头人
为深入贯彻“三茶”统筹的发展理念,依托省级“头雁”项目,舟山市通过“线上+线下”“讲授+研讨+实操+观摩”相结合方式,全链化系统化培育茶产业振兴带头人,大力激活茶产业“人才引擎”,推动茶产业提质升级,有效赋能乡村振兴。
一是全链化人才培养,强化“雁阵”队伍建设。为全面打造一支与海岛茶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飞效应,今年,我市聚焦茶叶生产、加工、管理、销售、品牌运营全领域全链条人才培育,举办红茶、卷曲型绿茶加工审评营销等4期培训班,全市40余位从事茶产业市场主体负责人、职业经理人、茶叶加工、销售等能人带头人参加了培训。据了解,全市茶产业领域已培育浙江农业技术能手1名、市级乡村工匠3名、高级茶艺师60余名、茶艺技师3名、高级评茶员38名。
二是全要素课程设置,夯实“三茶”统筹基础。精准聚焦培训诉求,根据前期征集的15条意见建议,合理设置涵盖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电商拓展、文旅融合等培训课程。创新培育模式,每期1周集中授课、1次线上培训、1组实地考察的“3个1”实训,“一对一”导师帮扶指导对6位茶产业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舟山模式”。邀请了中茶所、浙江农林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等科研院所专家和本地乡土人才等22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22场,开展主题交流4场、现场观摩5次。
三是全环节加工实训,筑牢“特色”传承发展。围绕普陀佛茶、红茶等本地特色茶业产业,聚焦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检验、茶艺实训等全环节开展实训。通过专家讲、现场学、互评互比等,切实解决杀青、发酵等生产加工关键环节中的难题,有效提升茶叶手工制作技艺。同时为培养中高级制茶师积蓄后备力量,也推进普陀佛茶栽茶、采茶、品茶等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和“普陀山佛茶茶道”“普陀佛茶制作技艺”等省级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