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丹东草莓”江苏产?品牌保护要出重拳

    2022-03-23 来源:农民日报
    近期有网友爆料,某网购平台销售了10万单的“丹东草莓”竟产自1500多公里以外的江苏省。这些冒牌货的口味和成本都大打折扣,与其售价极不相称,引发消费者热议。

      近期有网友爆料,某网购平台销售了10万单的“丹东草莓”竟产自1500多公里以外的江苏省。这些冒牌货的口味和成本都大打折扣,与其售价极不相称,引发消费者热议。“丹东草莓”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网购平台上疯卖的冒牌草莓,凸显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保护之难。冒牌农产品大行其道,不只让消费者直呼上当受骗,也会给品牌效益和口碑带来严重损害。

     

      随着近年来各类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冒用滥用区域公用品牌的现象屡见不鲜。冒牌货之所以层出不穷,首先是因为好卖。贴上知名品牌标志,普通草莓就能以次充好,售价瞬间飙升。如此暴利让不良商家趋之若鹜。但应该看到,再有号召力的品牌也禁不住被滥用。如果失去消费者信任,品牌效益和口碑将会双重下滑,甚至导致市场上劣币驱赶良币的悲剧。最后受损失的还是广大种植户。

     

      区域公用品牌面临的被侵权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主要是因为售假制假成本低,即使被发现也很难遭到“伤筋动骨”的处罚。此外,不少农业品牌使用者维权意识不够、维权成本高,无力维护品牌权益,也导致类似事件屡禁不止。

     

      农业品牌的保护刻不容缓。避免区域公用品牌被冒用滥用,一方面应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品牌管理部门须主动担责,坚持“建育并重”,完善区域公用品牌相关法律,加强执法力度。品牌使用主体要爱惜“羽毛”,坚持高品质生产,加强法律意识,不滥用商标、不乱授权。由此,区域公用品牌才能守住“金字招牌”,为更多消费者所喜爱和信任,赢得良好口碑和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
    “丹东草莓”从江苏发货,有多少特产毁于李鬼

    卖了10万单的“丹东草莓”,实则产自1500公里外的江苏?据媒体曝光,市场上部分商家售卖的“丹东草莓”,实际上由江苏代销商组织货源代发,成本只有真正丹东草莓的一半,形成巨大的利差。

    2022-04-18
    ​规模再创历史新高!HNC健康营养展载誉收官,驱动大健康产业升级新浪潮

    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2025亚洲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简称HNC健康营养展)已于2025年6月24至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行。

    2025-07-25
    安井食品:控股子公司洪湖安井新增农产品加工等业务

    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洪湖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对其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

    2025-07-25
    “可乐+冰红茶”成为饮料品牌们寻求创新的新风向

    夏日已至,“可乐+冰红茶”成为饮料品牌们寻求创新的新风向

    2025-07-25
    雀巢上半年有机增长率2.9%

    雀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有机增长率(OG)达到2.9%

    2025-07-25
    伊利发布《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伊利发布《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