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识别检测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跨境食品品质安全再提升

    2021-10-27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09-2019年,我国进口食品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6%,到2019年进口食品规模已经700亿美元以上,达到724.7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非常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之一。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进口食品不再是奢侈的象征,而是已经逐渐融入大多数消费者日常生活当中,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不过,进口食品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在抽检中会查出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微生物污染等等。

     

    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即营养型、健康型、休闲型、国际型转变,再加上开放政策的支持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的不断完善,推动进口食品消费规模高速增长,诸如乳制品、三文鱼、燕窝、食用油、肉类、水果及干坚果类和罐头类等进口食品逐渐成为寻常百姓餐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09-2019年,我国进口食品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6%,到2019年进口食品规模已经700亿美元以上,达到724.7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非常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之一。其中,除了乳粉,水产品、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大宗产品进口量都已超过1175万吨。因此,进口食品安全也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消费者安全的大事。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进口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涌现出的进口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就进口食品抽检来看,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原因,其中包括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等等,使得进口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同时也倒逼监管部门要不断强化进口食品的抽检力度和相关鉴别、检测技术水平的提升。

     

    日前,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在展会上,中国检科院展示了“跨境食品品质及身份特征识别检测技术”成果,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控制数据库构建及创新集成开发”项目。

     

    据笔者了解,“跨境食品品质及身份特征识别检测技术”主要针对乳制品、燕窝、三文鱼、食用油等跨境食品,其成功突破了身份鉴别和危害物识别等核心关键技术,并构建了基于多组学的跨境食品物种、产地和品质识别技术体系,有助于提升我国跨境食品品质与质量安全水平,将在市场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和食品企业中得到落地应有。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以及物流、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更多消费方式的普及,而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强,也将促进进口消费规模稳步增长。基于此,行业研发人员还要继续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这个重要突破口,提高科研产出质量,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为不断提升我国进口食品品质与质量安全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
    小黑豆,大能量:从传统食材到功能性食品

    黑豆,虽其貌不扬,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功效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补肾益精、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抗氧化、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食材。

    2025-07-29
    十部门: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日前,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2025-07-29
    高温催热“冰经济”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高温,带动避暑降温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2025-07-29
    可口可乐CEO展示蔗糖版可乐样品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电视采访时,首次展示了美国蔗糖版可口可乐的样品

    2025-07-29
    百事可乐发布第二个人形机器人

    百事可乐再度联合智元机器人发布品牌第二个人形机器人“百事酷宝”

    2025-07-29
    联合利华推出AI科研创新平台

    联合利华宣布推出由其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