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热点资讯 > 芝麻酱如何预防菌群、黄 曲 霉 素超标?

    2021-02-25 来源:食品商务网
    芝麻酱是利用大豆、芝麻等酿制而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因色泽酱红且有光泽而备受广大国民的喜爱。

           芝麻酱是利用大豆、芝麻等酿制而成的一种酱状调味品,因色泽酱红且有光泽而备受广大国民的喜爱。近来,平菇风味的芝麻酱味美辣甜且有浓郁的平菇味,逐渐成为市场的热销品。据专业从事食品消毒技术研发、制造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公司裴冬平告知:

           平菇风味芝麻酱原料配方很简单,主要有平菇下脚料(菇脚、次菇、碎菇,增加菇农的收入)20kg、优质大豆25kg、红辣椒5kg、芝麻3kg,日晒新鲜酱油4kg,白砂糖3kg,苯甲酸钠98g,柠檬酸198g。AORODO食品安全实验室对其生产工艺分析如下:

           一、抽提菇汁,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增加菇农收入,可选用菇农剩下的平菇脚、碎菇、次菇作原料,除去杂质,清洗消毒干净,用机器将其破碎成细条,放在锅中煮沸30min,使菇汁充分抽提至水中,同时加入食用盐,完成对平菇汁抽提液。对平菇清洗时,为预防减少菌群、黄 曲 霉 素的原始残留值,建议使用动态消毒水,该消毒水是直接将自来水变成消毒液,用于浸泡平菇产品。

           二、制作酱油,可以外购新鲜的日晒酱油,也可以自制酱油,如果自制酱油首先要把大豆洗净,浸在冷水中(夏天浸泡5~6h,冬天浸泡15~16h)。然后将2%的氢氧化钠碱液加热至80~85℃,将自来水浸泡的大豆转浸在热碱溶液中5~6min,当大豆皮色转色成棕红色时取出,立即用清水冲去碱液。若不采用氢氧化钠碱液,预防菌群、黄 曲 霉 素超标,可以采用动态臭氧消毒水代替。大豆皮壳脱落后,操作必须迅速,使豆内保持玉白色颜色。其次,将15kg面粉和25kg无皮大豆加入适量自来水拌和,再入锅内蒸煮,蒸煮要注意清洁、卫生,达到既熟又软且大豆粒不烂为度,待其冷却至25℃时,接入曲霉菌种拌匀后,放入发酵盘或发酵池中,并在一定适合的温度下培养。前期温度在30~36℃,后期温度降至28~30℃,待其培养成熟后即成大豆面酱曲备用。在培养过程中,为了预防杂菌二次污染,减少菌群、黄 曲 霉 素的污染,可以采购动态空气消毒机。

           三、辣椒制酱,将红辣椒洗干净,除红辣椒的蒂柄和杂物。5kg辣椒加食盐1.50kg,一层辣椒一层盐地腌制在缸内,并同时压实,2~3天后有辣椒汁液渗出时,连同卤汁一起移入另一缸中,再加1kg食用盐平封于表层,上铺重物压出卤汁,避免辣椒与空气接触变质,可以采用双核技术的臭氧发生器或不衰减技术臭氧发生器(专业消毒设备,二选一)对环境进行消毒,臭氧的杀菌浓度≥10ppm,浓度达标后持续2小时,彻底灭杀角角落落的杂菌。

           四、制熟酱胶,先将辣椒酱胶与平菇抽提汁倒入锅中,加热至60℃,再将大豆面酱曲捣碎放入锅中混均匀,过程中注意清洁卫生,待温度又升至60~65℃后将其移入发酵缸或池中铺平,上盖一层白布并用10kg食用盐封住,让其发酵,同时温度维持在40~45℃,保持15h,发酵期为15d,其间二次翻动1~2次,酱温升至55~58℃(夏天温度为60~70℃),然后继续保持36h,10d后加入20加入盐水充分拌匀,中后期适温发酵4d,即为成熟酱胶。注意过程中为了减少菌群、黄 曲 霉 素的二次污染,建议采购动态空气消毒机。

           五、调味及灭菌,将事先炒熟的芝麻、砂糖、香油、酱油加入酱胶中、搅拌均匀并将盐度调整到18,口味再根据当地市场的消费者口味进行调整,若喜欢吃甜味,可调盐度为16,稍加大甜酒酿汁和砂糖即可;若食酸辣味,可适当加点食醋,然后采用夹层锅,外层通入蒸气加热,温度80~100℃,维持15~20min灭菌。因酱黏稠,灭菌时需要不间断的搅动,一方面防止黏锅,另一方面可使温度均匀,同时加入苯甲酸钠防腐、柠檬酸调味。灭菌结束,自然冷却后,即为营养丰富、食味极 佳的平菇风味芝麻酱。

           虽然有二次终结灭菌,但是还是建议在芝麻酱灌装过程中,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用于实时灭杀灌装环境中的菌落总数,减少二次污染及二次交叉感染。

           六、为了预防芝麻酱瓶口及瓶身发霉,可以采用动态消毒水最后冲洗、消毒瓶身,然后自动晾干或流水线风干即可。

    相关阅读
    珍稀青钱柳叶功能成分及多元应用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2025-07-10
    人工智能如何颠覆传统产品开发流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2025-07-10
    棉籽蛋白:被低估的植物蛋白“超级巨星”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2025-07-10
    自带芬芳的鼠尾草,还有哪些“热门”功能输出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2025-07-10
    柠檬苦素生物合成、作用机制及食品功能化应用前沿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2025-07-10
    富硒食品开发利用现状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