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不衰减技术的臭氧发生器对食品杀菌更好

    2021-01-11 来源:食品商务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紫外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此时,臭氧消毒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紫外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此时,臭氧消毒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臭氧对于我们这些老朋友来说相信已经不再陌生,同时我们还知道它可以在很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前面的文章我们也简单的提过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不衰减技术的臭氧发生器,在食品行业是如何应用的?

           专业从事臭氧杀菌技术研发、制造的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裴冬平经理介绍:臭氧是一种强氧化性的气体,具备强有力的杀菌消毒功效,气味也特殊;正因为其特有的气味而得名。臭氧杀菌消毒之后,不产生任何残留物,可直接对食品使用。 作为广谱高效杀菌剂,其杀菌速度较氯消毒剂快300至600倍,可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和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臭氧的杀菌原理为:它极强的氧化作用,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细胞成分的不可逆转的变化而死亡。

           基于AORODO技术研发的不衰减TM臭氧发生器,应用了频率抖动跟踪技术,使得变频电源、高压电路、臭氧电极谐振频率一致化,再通过旋风式高压电离技术生产的高浓度臭氧,效果比AORODO臭氧技术更加优越,再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臭氧发生器控制系统软件及可编辑的臭氧分配器综合应用,彻底解决臭氧发生器有应用,无连续性验证的不可追溯的历史。不衰减TM技术的臭氧发生器,在食品及饮料杀菌的应用,将更广泛化。一般地,不衰减TM臭氧灭活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物质而完成的。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的过程为:不衰减TM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并将细胞膜破坏,继而破坏膜内组织,直至杀灭。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和广谱性,它具有杀菌、消毒、除臭、除味等特殊效用,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十多年前,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就已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放弃了对食品加工中使用臭氧的限制,承认展坤臭氧应用于食品加工过程,符合通用安全标准的要求。1995-1996年,澳洲、日本和法国等相继立法,允许臭氧在食品行业中使用。对化学杀毒剂残留于食品中造成食品的污染,人们的认识逐步深入,且已形成共识,臭氧已成为食品行业的新兴消毒剂,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

           它在食品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有三个方面:

           首先,杀菌消毒—杀灭微生物臭氧为气体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素。杀菌能力强。

           其次,不衰减TM臭氧氧化分解有机物或无机物污染臭氧去除异味性能极好。依赖其强氧化性能可快速分解产生臭味及其他气味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臭味的主要成分是氨、硫化氢、甲硫醇等。臭氧对其氧化分解,生成物没有气味。

           然后,不衰减TM臭氧保鲜-分解果蔬代谢产物臭氧在食品贮藏中的应用除了具有杀灭或抑制霉菌生长防止腐烂作用之外,还具有防止老化保鲜作用,其机理是臭氧可以氧化分解果蔬生理代谢作用呼吸出的乙烯气体,乙烯中间产物,也具有对霉菌等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最后,不衰减TM臭氧降解农残臭氧具有的强氧化性,能有效分解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受到重视是不争的事实。食品生产企业是食物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政府执法部门和消费者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到食品安全。这一趋势向各类食品加工企业提出了挑战。严格的卫生要求,高度的卫生水准,是食品加工企业成功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关阅读
    会说话的包装——天然色素如何改变食品安全格局?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消费者不仅希望食品本身健康,还渴望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其新鲜程度。传统的食品包装只能被动保护产品,而智能包装的出现,让包装从“沉默的容器”变成了“会说话的管家”。

    2025-11-07
    剖析新食品原料组织培养物的应用优势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具有潜在养生功能的原料逐渐走到大众的视线,这些原料不乏应用历史久远的药材,也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属性的物质,还有一些属于“舶来品”,他们对于消费者而言都有一个统一的标签:健康。

    2025-11-07
    植物肉幕后英雄,大豆分离蛋白一路升级成顶流

    在植物蛋白资源开发与食品工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 SPI)凭借其高纯度、全营养、多功能的特性,已成为食品领域替代动物蛋白的核心品种。作为经过深度加工的大豆蛋白制品,它不仅破解了传统植物蛋白利用率低的难题,更在肉制品改良、功能食品研发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2025-11-07
    食品标签透明化,让消费者选择更简单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食品标签应当是食品真实属性的反映,既给消费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也提供了消费者维护权益的途径。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标签逐渐向透明化转变,消费者费时费力“学习标签”的过程正在逐渐减少。

    2025-11-07
    基因组学重塑食品微生物研究新格局

    食品微生物,作为食品工业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从发酵食品的酿造到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微生物的作用无处不在。食品微生物与健康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既包括有益于食品生产的菌种,如乳酸菌等,也包括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有害菌种,如沙门氏菌等。

    2025-11-07
    谷朊粉:藏在面包与素食里的优质蛋白源

    谷朊粉,学名小麦面筋蛋白,本质是从小麦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蛋白质复合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面粉去掉淀粉后的精华”,普通小麦粉中约含70%淀粉、10%-14%蛋白质,而谷朊粉通过物理分离技术去除了淀粉、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使蛋白质含量飙升至80%以上(干基计算),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蛋白原料之一。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