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植物药大国,传统中草药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国际上“回归自然”、“绿色消费”已成时尚,天然植物成分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理想选择。植物提取物是融合了现代制药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的新型产品,已成为中药占领国际市场的主流产品。
各国使用的药用植物总数已达1万种左右,传统植物提取物品种在180种以上。按其种类可分单品标准化提取物、复方中药提取物和纯化提取物(包括活性部位和单体化合物)3类;按其成分可分为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产品形态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按其用途,植物提取物又可分为天然色素制品类、中药提取物制品、提取物制品类和浓缩制品类等。植物提取物的应用范围已覆盖药品、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饲料添加剂、植物源兽药、植物源农药等众多领域。其中,功能食品在植物提取物行业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超过60%。
目前我国从事贸易和生产的植物提取物企业超过2000家,多数企业集中在湖南、陕西、四川等植物资源优势地区,且70%以上为贸易类公司。近年来,中药提取物在国际市场日趋活跃,国内主管对植提行业的日益重视,行业逐渐规范,不少中成药、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也开始涉猎植提行业。
长期以来,国内对药品、食品的原料都实行严格的管理,植物提取物需取得相应的资质方能合法的在药品、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中应用;其次由于植物提取行业是一个综合了农业、医药、食品、林业甚至渔业的行业,大部分提取物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提取物在国内市场的应用,绝大部分的需求来自国外市场。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较为分散,主要有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其中美国和日本是第一、第二大市场,分别约占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份额的19.5%和10.6%。
亚洲市场主要包括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出口日本市场产品主要用于保健品和汉方药生产;出口韩国的产品主要用于韩药的开发;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则是通过科技开发,组成“科学中药”,进而进入国际市场,对东南亚出口主要为天然色素、香精香料。
欧洲市场以德、法、英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保健食品的市场与生产研发中心之一。德国是欧洲植物药研究与开发的中心,在德国所有药品中,有近40%的药品含有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各种有效成份;法国是欧洲第二大草药/植物药产品市场,****的是用于减肥、催眠和治疗紧张、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疼痛、便秘和风湿病的植物药以及妇女保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特定领域的需求;在英国,增长最快的是保护心脏健康的鱼油,其它增长较快的产品有月见草油、止痛药、止咳制剂、治疗风湿痛及皮肤病的药物。
北美市场主要是指美国市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美国销售增长最快的几类草药是:
(1)用于脑和循环系统的草药;
(2)用于伤风感冒和免疫系统的草药;
(3)镇静草药;
(4)男科用草药;
(5)轻度和中度抑郁症用草药等。
美国植物药资源有限,其75%需求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美国主要进口植物药原料:胡椒、大茴香、山金车花、洋蓟、天门冬、黄芪等。FDA曾对数百种植物药物作过安全性评价:小槲树、雏菊、麻黄、半边莲和育亨宾等认为不宜使用,有的州则立法不准销售。大蒜、生姜、人参、绿茶、大豆、母菊和缬草等则被列入安全植物药之列。
近年来,更多的植物提取物新功能被发现:德国环境卫生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天竺葵根提取物具有抗艾功效;日本近畿大学研究发现西兰花的嫩芽有生发效果;美国、爱尔兰和波兰等国科学家发现咖喱具有抗肿瘤、抗癌功能;美国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可有效控制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植物提取物将在医药、食品、化工等多行业发挥更多的应用,也必将会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