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深加工延伸玉米产业链 设备创新成行业洗牌胜负手

    2019-09-17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日前,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召开,与会人士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玉米产业如何利用衍生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玉米价格有所回归,但国际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等因素仍对玉米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日前,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召开,与会人士共同探讨了新形势下玉米产业如何利用衍生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玉米价格有所回归,但国际贸易摩擦、非洲猪瘟等因素仍对玉米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玉米深加工等形式有助于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抗风险能力,保持市场稳定发展,同时也加速了玉米深加工设备市场的成长。
     
      传统的玉米加工以饲料加工为主,单一的加工形式使得玉米市场规避风险能力较低,尤其是如今生猪市场低落,给玉米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提高玉米深加工能力,丰富玉米的衍生产业链能促进玉米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为产业内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日益丰富。除了饲料,还出现了玉米蛋白 粉、变性淀粉、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谷氨酸、赖氨酸、木糖醇等品种。如今,玉米加工衍生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到2018年9月底,复产、扩产或新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包括酒精、淀粉、添加剂)产增增至9990万吨,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加2000万吨。相关机构预测,2019年玉米深加工产量将在此基础上增加近3000万吨。
     
      现今,我国玉米深加工技术和设备都在不断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成本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例如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深加工产品都局限在生产浓缩玉米浆、螺旋榨取玉米油等附加值降低的产品,而一些发达国家则从玉米中提取谷氨酸、赖氨酸等,实现了翻倍的经济效益。
     
      再例如占了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结构近六成的玉米淀粉,我国玉米淀粉加工企业的原料利用率在92%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则达到了99%以上,不仅利用率高,淀粉种类也非常丰富。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设备还有很长一段创新路要走。
     
      对此,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在生产设备时,不仅要注重设备的表面设计和结构,更要提升设备的内在质量、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加工技术也要从简单的物理加工向生物、化工技术加工转变,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除了提高加工技术水平,相关设备制造商还需着力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如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制造业中,智能化设备能极大地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参与度,提高原料的加工利用率。因此,发展智能型玉米加工设备也是企业创新的关键点之一。
     
      玉米深加工作为相关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手段之一,其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这也为玉米深加工市场带来利好。市场大则意味着竞争也大,如今市场上相关设备制造商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应从实际出发,创新加工技术的同时提升设备智能水平,满足加工市场需求,从而推动玉米深加工市场的前进。

    相关阅读
    ​规模再创历史新高!HNC健康营养展载誉收官,驱动大健康产业升级新浪潮

    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2025亚洲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简称HNC健康营养展)已于2025年6月24至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行。

    2025-07-25
    安井食品:控股子公司洪湖安井新增农产品加工等业务

    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洪湖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对其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

    2025-07-25
    “可乐+冰红茶”成为饮料品牌们寻求创新的新风向

    夏日已至,“可乐+冰红茶”成为饮料品牌们寻求创新的新风向

    2025-07-25
    雀巢上半年有机增长率2.9%

    雀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有机增长率(OG)达到2.9%

    2025-07-25
    伊利发布《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伊利发布《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25-07-25
    上半年福建省啤酒出口规模居全国第 一

    据福州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啤酒5.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8.7%,出口值位列全国第 一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