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大蒜的功能价值及演变
大蒜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气味较冲且容易在口中残留异味,因而人们对于大蒜的接受度呈两极分化态势。如今,随着人们对于大蒜健康特性认识的提高,对大蒜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受众人群也更加广泛。人类对于大蒜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据称梵文记载可追溯到5000年以前,我国的中医应用也有3000多年,应用历史源远流长。
大蒜的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不仅可以用于调味,在营养性方面也很出众。现代分析指出,大蒜之所以被长期用于治病,是因为其含有的活性物质-含硫化合物。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有30多种,烯丙基硫化物是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它们被统称为大蒜素。
烯丙基硫化物种类众多,包括二烯丙基一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等硫化物,其性质多不稳定,会进一步分解形成其他有机硫化物。烯丙基硫化物作用有:1、抗菌作用,大蒜"天然抗生素"的美誉主要源于烯丙基硫化物的抑菌作用,有报道指出其杀菌能力是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明显抑制和杀菌作用。2、强化细胞膜作用,大蒜素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损伤,且有利于铅等重金属的排泄,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另外,大蒜素具有活化由糖脂质组成的细胞膜的功能,能提高其渗透性,使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强,提高免疫力。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蒜素可以通过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血小板凝集等功能,从而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说到烯丙基硫化物,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它的前体物质,蒜氨酸。蒜氨酸是非蛋白类含硫氨基酸,占大蒜干重的0.6%-2%,通过蒜氨酸酶的作用分解为烯丙基等硫化物。因为蒜氨酸非常不稳定,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在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二十一世纪在天然食药物领域中的最伟大神奇发现之一",具有降血脂、提高身体免疫力、杀菌、抑菌、抗感冒、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防癌抗癌等功效。以往在一些养生话题中常存在一种说法:"大蒜要切成薄片,暴露空气中15分钟,充分氧化,再使用,效果好",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该说法存在一定误解性。
鉴于大蒜的优异功能价值,目前以大蒜提取物为主的保健食品层出不穷,并且相关研究也在继续进行。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存在大蒜的演变利用,黑蒜和绿蒜。黑蒜是用新鲜生蒜,带皮在发酵箱里发酵90-120天后制成的食品,能够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与大蒜相比,黑蒜中增加了类黑精物质,且多酚提高了近5倍,其综合抗氧化性能提高了8倍。绿变大蒜是大蒜经乙酸浸泡而形成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其色素是由蒜氨酸以及其他含硫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反应而来。
上述两种大蒜的演变产品都伴随着固有活性物质的转化,因此其在综合价值量方面还有待考证。目前对于大蒜的研究主要在提取物方面,近日,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研究指出,大蒜不仅可以杀菌消炎,还具有改善记忆力的作用,目前已经在小鼠实验中得到印证,这也为大蒜提取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开发前景可期。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