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加工包装机械 > 小小一颗豆“浑身”是宝 提取分离技术助力吃干榨净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大豆超过80万吨,同比增长64%以上。而今年7月又进口了4400吨大豆。双方将进一步挖掘大豆潜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随着大豆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深加工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如大豆油、豆制品、大豆蛋白、大豆休闲食品等等,并且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将小小的一颗豆,吃干榨净。
近些年,伴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大豆需求快速增加,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积极应对市场需求,我国采取政策、科技等综合措施振兴国产大豆,其中改善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增加大豆有效供给,提升国产大豆自给水平。根据我国大豆振兴计划,到2020年,逐步缩小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的单产差距。同时,榨油大豆脂肪含量、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力争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我国有着悠久的大豆消费和加工历史,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大豆产业已经形成了油脂、豆制品、大豆蛋白、大豆休闲食品等加工体系。业内人士认为,实现国产大豆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其中包括国产大豆加工企业。笔者获悉,全国2000多个县市都有豆制品加工企业,但是产业链较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大豆综合利用率整体不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的综合利用率,延长产品线,据悉,山东一大豆加工企业利用先进的生产提取工艺、设备将大豆吃干榨净,衍生出豆粕饲料、豆粕蛋白、大豆蛋白 粉以及大豆休闲零食等。
另外,也有一家企业充分利用大豆副产品(豆渣),并将其加工成可溶性大豆多糖、豆渣分离蛋白等,大大提高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提升附加值。
据工作人员介绍,之前大豆榨过油之后,剩下豆粕主要用于制作饲料,而现在利用提取分离技术从豆粕中提取植物蛋白,再将大豆蛋白加工成大豆蛋白颗粒,并通过大豆蛋白挤压膨化生产线,将其加工成麦粒大小的蛋白颗粒。而蛋白颗粒又可成为营养食品的原料用于生产营养棒,契合了当下消费市场升级的需求,也从根本上解决大豆行业和产业发展遇到的附加值低等瓶颈问题。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豆吃干榨净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突破,如膜分离技术。据了解,膜分离技术不仅可以耐受多种有机溶剂,减少溶液融合对大豆提取物的污染,同时还能够截留大分子量的杂质,充分地分离植物提取物中的小分子级别的有效成分,并且不破坏产品有效成分,确保大豆提取物的纯度、营养价值以及品质安全。
大豆浑身都是宝,一粒大豆“吃干榨尽”大大提高了综合利用率,提升产品附加值,也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在其中,相关技术、设备的力量不容小觑,比如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生产线等,既可以让大豆的附加值成倍增长,又能够保证大豆蛋白的纯度,以及营养、口感和品质,同时也将加快推动大豆深加工业发展的步伐,助力国内大豆产业做大做强。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