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茶也称保健茶,是由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茎叶制作而成,对改善身体机能起到辅助作用。按照功能性区分,茶叶是最基本、最纯正的功能茶,而以其他植物制作的茶,我们通常称之为代用茶。功能茶主打养生概念,符合新世纪的健康理念,其又依托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如今的功能茶可谓如火如荼。
功能茶的种类繁多,比如常见的绿茶、红茶、普洱茶等,代用茶有菊花茶、桑叶茶、杜仲茶等。功能茶按照来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保健食品的保健茶,一类是可用于食品的普通原料茶,除原生茶叶外,多以药食同源物质为主。市场上的功能茶很多,但有一类功能茶却很少见,却属于彻彻底底的功能茶,它就是藤茶。
藤茶,又称莓茶、白茶、茅岩莓,是由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的茎叶制成,是华中和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药用茶叶,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喉咙肿痛、黄疸型肝炎等,其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代分析指出,藤茶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其黄铜总量高达40%以上,应用价值潜力巨大。同时,显齿蛇葡萄叶是我国2013年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医药和食品、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藤茶中已分离出的类黄酮物质有20多种,有二氢杨梅素、槲皮素、山 奈酚、大黄素及杨梅素等,其中二氢杨梅素是含量最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指出,二氢杨梅素具有多种活性作用,具有止咳、祛痰、镇痛、降血糖、解除醇中毒、保护肝 脏等作用,是优质的药用原料。由于二氢杨梅素的化学结构中含有6个酚羟基,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质,因此其化学性质不稳定,且具有较低的水溶性和脂溶性,生物利用度较低,不易满足药用条件,目前在药物应用方面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其独特的功能性在食品干预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是目前高发的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不正常反应带来的高血糖状态,藤茶提取物(二氢杨梅素)对于血糖的控制主要通过提高线粒体功能,抑制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直径等来延缓或治愈糖尿病,具体作用机制有三点:
1、直接降低血糖,二氢杨梅素具有与阿卡波糖相似的降血糖功能,且能够避免阿卡波糖使用时出现的腹胀、腹泻等副作用。还有研究指出,藤茶多糖虽然含量不多,但在降血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胰岛素抵抗,藤茶提取物能够促进受损的胰岛素细胞修复,降低胰岛素抵抗。
3、降低血脂,与正常人相比,血脂高的人群有较高的脂肪氧化水平,容易导致糖脂代谢异常,藤茶提取物能够调节糖脂代谢,通过控制血脂的正常状态预防糖尿病发生。
解酒护肝
实验指出,二氢杨梅素具有解酒的效果,且随着作用量的增加,其解酒效果更加明显,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据推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提高肝 脏代谢酶的活性来增加解酒速度。同时,二氢杨梅素能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的分解,变成无毒物质,降低其对肝细胞的损害。此外,二氢杨梅素能够改善肝细胞损伤引起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增加,抑制肝性M细胞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另外,藤茶提取物还具有杀菌抑菌、活血化瘀等作用,
藤茶最初是由野生藤茶制作而来,随着人工种植的兴起,藤茶的成本得到大幅降低,在功能茶领域,藤茶已经成为有力竞争者,其发展前景可期。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