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奶酪知识产权保护得到重视
全世界奶酪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形态、口感和风味丰富多样。截至目前,虽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设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并发布了全球30多种奶酪技术规范,但由于全球各地奶酪的制作技艺都极具地域和民俗特色,制作方法不尽相同,风味和形态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奶酪品种及数量差异也很大,难以对奶酪制作方法进行统一。
1856年,巴氏杀菌技术问世。应用巴氏杀菌方法成为奶酪生产的第二次变革。一些奶酪摆脱了手工制作,开始批量收集牧场的牛羊乳,统一进行杀菌,降低了微生物风险,同时,促进生产规模大幅提升。从此,许多奶酪生产商重视生产规范管理,专注研制发酵剂、凝乳酶和如何实现机械化制作,产量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即便巴氏杀菌法广泛应用于奶酪生产,也不排斥那些不杀菌奶酪的客观存在,目前世界各地仍有许多不杀菌奶酪品种,如早期的中国鞍达奶酪(Anda Cheese)、瑞士埃门塔尔(Emmentaler)奶酪、爱尔兰的米里斯(Milleens)奶酪、英国的兰开夏(Lancashire)奶酪等,虽然有的产量不大,但始终独树一帜,成为奶酪家族中的瑰宝。
随着国际贸易日益活跃,奶酪商业价值突显,一些国家和协会组织越来越重视奶酪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奶酪原产地命名保护办法或地理认证标志(PGI),规定一些奶酪必须在指定地区生产,采用传统配方,设定特殊标识PDO(或AOC、AOP、DOP、DOC、DO等),以保护本地传统奶酪。截至目前,法国规定原产地命名的奶酪比较多,约有30多种,其次是意大利、瑞士、英国。从这点看,奶酪原产地的重要性似乎超过了制作技艺本身。
在追求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植物提取物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瞩目。其中,源自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青钱柳的青钱柳叶提取物,凭借其独特的成分组合和显著的生理调节功能,正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功能性原料领域的新星。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迅速从高科技概念演变为推动各行业创新的实用工具。从医疗、金融到制造业,这些技术正不断颠覆传统模式,使流程更加高效、精准和数据驱动。作为融合了科学与艺术的产业,食品行业同样也正被AI深刻改变。
棉籽蛋白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品质良好的植物蛋白资源,主要成分是球蛋白,其次是谷蛋白。其氨基酸组成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达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标准。
鼠尾草是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叶子形状类似鼠尾而得名。其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在北美洲、欧洲、中国等地均有栽培。实际上,鼠尾草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古埃及人用鼠尾草来治疗不孕症,中古世纪的欧洲普遍冲泡鼠尾草茶来保健,所以希腊、罗马人又称其为“神圣的药草”。
柠檬苦素(Limonin)作为柑橘类水果中典型的四环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特征、生物合成路径、生物活性机制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形成系统性进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为人体提供营养,并具有解毒和抗氧化的功能,是维持生命正常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硒在人体无法长期贮存,也无法合成,人体必须从膳食中不断获得硒元素来供机体需要。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