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科学看食安】隔夜饭、隔夜茶究竟会不会致癌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营养健康也越来越关注了。近来,网上有传言说隔夜饭菜不能吃,会致癌;隔夜茶、隔夜水不能喝,有亚硝酸盐。有业内人士专门进行了辟谣。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样的谣言还是造成了一些人的恐慌。
先说隔夜饭菜。从科学角度来看,亚硝酸盐伴随着蔬菜的自然生长过程而存在,亚硝酸盐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农民在种植粮食时会使用氮肥,粮食在生长中会吸收氮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硝酸盐。而所有的植物体内都有一种还原酶,会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同样,蔬菜采摘以后,还原酶就开始起作用了,同样会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但是,经过高温烹饪,蔬菜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的浓度会大幅降低,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有一种情况,有一些细菌也会产生一些还原酶,也会把一些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烹饪食物时,通常温度都会超过70℃,这些细菌会被高温杀死。
一般情况下,饭菜做好后两小时之内应该吃掉;如果不食用,应放在冰箱里冷藏起来。实验表明,常温时饭菜所产生的亚硝酸盐要比在冰箱里产生的量多7倍至10倍。
国家强制性标准中规定,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高于0.2mg/kg;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检测发现,在冰箱里贮存的隔夜饭菜,亚硝酸盐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所以,隔夜饭菜注意冷藏,就不必担心亚硝酸盐带来危害。
就饮食安全来说,应坚持五个原则:一是操作人员的健康,注意清洁卫生;二是防止交叉污染,对做熟的饭菜要有防护措施,尤其是在夏天,苍蝇、飞虫比较多,要防止其将致病菌传到食品上;三是及时冷藏,不食用的饭菜及时放在冰箱里;四是做好封存,防止饭菜同生肉、生鱼等其他食物接触;五是注意清洁,保证储藏器皿卫生。
当然,也不建议做好的饭菜长期存放,还是尽快食用。如果能在24小时之内把剩饭菜吃掉,是比较好的。对于放在冰箱里的饭菜,拿出食用前还应该再加热一下,而且要热透。
那么,隔夜茶能否喝呢?
隔夜茶会产生茶多酚,而茶多酚氧化后,会使茶颜色变深,然后会在茶具上形成茶锈,对人的健康也是不好的。
另外,隔夜茶也有亚硝酸盐的问题,同隔夜饭菜有相似的地方。但茶叶里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不足以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茶放置时间长了,表面会产生一些有光泽的东西,这不是重金属,是多酚类物质氧化后产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喝茶有不少讲究,比如绿茶,一般不建议放太长时间,因为绿茶里的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等营养物质,会在1个小时内慢慢地渗出来,如果时间过长,这些营养物质就会流失。
有些发酵茶或者半发酵茶,放置时间可以长一点。比如在室温下开水冲泡普洱茶,里面的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以后会达到值。一般来说,茶叶里的亚硝酸盐有一定比例,比如红茶、绿茶、龙井茶,用240ml水冲泡,里边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不足0.03mg。按照这样的比例,远低于国家规定的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隔夜茶是否会产生细菌?
通常,人们泡茶的水温在90℃~100℃,一般的细菌都会被杀死。茶叶本身的一些物质,就具备一定的抗菌作用。有研究表明,茶凉了以后,也许有一些细菌,尤其是空气中的细菌会进入茶里,但茶里的细菌生长非常缓慢,所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隔夜水,一般是指凉白开。水煮沸,2~3分钟,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降到很低了。细菌在室温条件下的凉白开里生长率非常低。若凉白开放在冰箱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忽略不计。需要注意的是,平时不要喝生水,以防里面有寄生虫,给人体带来病害。
夏天微生物和致病菌非常容易滋生,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将生熟分开,该加温加热的要加热到70℃以上,需要冷藏的应放在5℃以下的地方。同时,要积极做好就餐环境、厨房环境的清洁消毒,冰箱也要及时清洁消毒。
总之,对隔夜饭菜、隔夜茶、隔夜水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能听风就是雨;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就能避免一些致病菌对人体造成危害。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