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四川省石棉县标准化枇杷种植基地实现丰产增收
“石棉五月枇杷香,百里长廊半城黄。”近日,以“世界枇杷源·精品在石棉”为主题的2019石棉枇杷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石棉县美罗乡举行,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当地3000公顷优质枇杷正式开锣上市。
作为世界枇杷栽培种植原产地,石棉县的自然生态禀赋优异,境内有贡嘎山、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良,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质纯净,是枇杷生长的生态区。当地盛产的石棉枇杷具有果实大、皮薄、肉厚、细嫩、多汁、风味浓郁以及投产早、丰产、病虫害少和耐储运等优良特性。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营销石棉特产,打响石棉品牌,促进石棉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推动石棉枇杷产业发展和果农增收致富,从而达到强产业、美乡村、促旅游、助脱贫的目的。”石棉县委副书记、县长冯俊涛亲自上阵推介石棉枇杷并向广大游客发出邀请:“带上家人和朋友,到这山川秀美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欣赏自然风光,呼吸清新空气,品尝生态美果。”
据了解,近年来石棉县积极推行枇杷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在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包装销售等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都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物质等农资使用上,更是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其标准化程度位居四川省之首。石棉枇杷曾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证明商标”等称号,被誉为“中华名果”。2018年,石棉县成功注册枇杷“伊寿宝”区域公共品牌,品牌价值达到1.21亿元,石棉枇杷在全国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果品远销成都、昆明、武汉、北京、上海、西藏等地市场。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新农创科技公司与石棉县政府签订了枇杷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圳百果园渠道商与石棉县红渡果业大渡河流域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石棉邮政公司与金马公司签订了枇杷销售供货合同。“通过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同步进行,石棉枇杷将从我们的标准化种植基地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来自枇杷原产地的‘阳光味道’。”金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随着石棉枇杷陆续成熟上市,在石棉县美罗乡、丰乐乡、宰羊乡、迎政乡等15个乡镇的3000公顷标准化枇杷果园里,正在田间地头收购水果的批发商往来穿梭,脸上挂满笑容的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
据了解,近年来石棉县充分利用生态及地理优势,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战略,农业产业逐渐呈现出“5+N”的发展模式,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国有机农业基地认证示范县,被誉为“中国优质黄果柑生产县”和“中国优质晚熟枇杷生产基地”。石棉县以果为媒、以节会友、以旅促发展,不断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康养+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黄果柑、枇杷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达2.3万多公顷,以五大龙头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为石棉县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消费者不仅希望食品本身健康,还渴望通过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其新鲜程度。传统的食品包装只能被动保护产品,而智能包装的出现,让包装从“沉默的容器”变成了“会说话的管家”。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具有潜在养生功能的原料逐渐走到大众的视线,这些原料不乏应用历史久远的药材,也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属性的物质,还有一些属于“舶来品”,他们对于消费者而言都有一个统一的标签:健康。
在植物蛋白资源开发与食品工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 SPI)凭借其高纯度、全营养、多功能的特性,已成为食品领域替代动物蛋白的核心品种。作为经过深度加工的大豆蛋白制品,它不仅破解了传统植物蛋白利用率低的难题,更在肉制品改良、功能食品研发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食品标签是指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食品标签应当是食品真实属性的反映,既给消费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也提供了消费者维护权益的途径。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优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标签逐渐向透明化转变,消费者费时费力“学习标签”的过程正在逐渐减少。
食品微生物,作为食品工业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其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从发酵食品的酿造到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微生物的作用无处不在。食品微生物与健康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既包括有益于食品生产的菌种,如乳酸菌等,也包括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的有害菌种,如沙门氏菌等。
谷朊粉,学名小麦面筋蛋白,本质是从小麦中提取出来的天然蛋白质复合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面粉去掉淀粉后的精华”,普通小麦粉中约含70%淀粉、10%-14%蛋白质,而谷朊粉通过物理分离技术去除了淀粉、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使蛋白质含量飙升至80%以上(干基计算),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蛋白原料之一。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