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云南省普洱市加快有机茶产业发展
4月26日,云南省普洱市有机茶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昆明举行,普洱市各县(区)的50余家有机茶企业成为首批成员。联盟将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普洱有机茶”公共品牌,助推全市有机茶产业迈上新台阶。
普洱市是我省茶叶主产区,全市共有茶园面积302万亩,其中现代茶园164万亩、野生型古茶树群落12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近年来,普洱市着力推进“普洱茶文化之源”品牌打造,以建设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基地为方向,建立普洱市茶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全力打造世界“绿色食品牌”。目前,全市有机茶认证企业达到95家,认证证书达到101张,该市有机茶认证企业和认证证书数量在地级市中均居全国。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在普洱市最早发展有机茶种植,走进公司基地,只见满眼翠绿,修剪整齐的茶树采摘面上,每隔几米就立有沾虫板。茶园里种植了香樟、肉桂、樱桃等不同品种的覆荫树,形成一幅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的立体种植现代茶园景观。“有机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董事长董祖祥说,去年公司获有机认证茶园面积突破万亩,有机茶年产值达1.4亿元,有效带动1280户茶农增收。
普洱市从基地建设抓起,投入4亿多元资金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程,全市164万亩现代茶园均已完成生态化改造。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茶企示范带动等方式,推动茶园有机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市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茶园面积达31.65万亩。其中,取得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超过15万亩。
该市还制定《普洱市茶园施用农药化肥目录》,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并通过协会、合作社及村规民约约束全市茶企业和茶农严格遵守。全面推行太阳能杀虫,生物农业,寄生虫、微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以思茅区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为契机,在全市茶园基地示范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探索茶园村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普洱市还编制了《有机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从有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有机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开展有机生产技术服务等8个方面构建有机茶质量保障体系;建成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改造提升153户茶叶初制所,促进了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从“叶子”到“杯子”,构建起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