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都市“菜农”开春种菜忙
实习生 杨天悦 本报记者 孙奇茹
最近在京郊"种地"的市民越来越多了。"刚领来了西红柿苗和黄瓜苗,这会儿赶紧把它们种上。"日前,正在"私家农场"忙活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隔三四天都要来农场打理认养的菜地,"今天过来得晚了,地都有点儿干了。"
近几年来,认养"私家农场"开始成为新的生活方式。菜园经营者把整个园地划分成小块出租给市民,供他们参与农业植栽,亲身体验"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也让更多市民吃上了放心、健康的绿色蔬菜。
凌晨3点排队"抢"菜园
海淀区西部四季青镇的西山开心农场观光采摘园,自2010年推出土地认养的经营模式以来,凭借距离市区近和业务推广早的优势,57亩土地1300个小地块已经基本全部出租。
记者注意到,园区内有一小片土地正在整修,长不过5米,宽不过3米。"开放选地那天凌晨3点多就有人来排队了,我托了家住农场边上的同事才排上。现在据说得等3年才能选到一块地了。"正拉着亲朋好友一起翻地的范女士说,自己没有种菜经验,是个纯新手。
顺义区李桥镇泥锅泥碗私家农场,原本是一片经营绿色蔬菜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的温室大棚,去年4月起,也经营起了菜地认养业务。"目前已经开辟了3个大棚作为私人认养的地块,现在只剩两小块地没有被认领。"工作人员说。
而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的谷山村农耕文化园,地处京西旅游风景区,已经成为农耕文化和旅游业协同发展的典型。农场利用紧邻永定河和金锭形山谷地形的独特地理优势,形成了包括老街墙、老院子等在内的一套生态体系,这里的"私家农场"除了蔬菜之外,还种植果树,形成了赏花、采摘等一系列游览项目,餐饮业和相关配套设施也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
自己种的菜香味浓一些
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诉求,是"私家农场"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开心农场抓住了这种心理需求,让顾客亲自完成播种、浇水、施肥、采摘等一系列活动。到了周末还会有很多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体验耕种和收获。
"反正退休了,在家闲着没事干,种菜就当锻炼身体了,自己种的蔬菜吃着也放心。"种了几年"私家农场"晒得黝黑的王先生说,老伴儿也喜欢跟他一起在菜地里忙活。
记者走访泥锅泥碗农场时,一对夫妇正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摘菜。"这芹菜香味会更浓一些,吃不了的放上两三个星期杆也不会空。"在菜地里拔草的孩子姥姥说,开始主要是孩子们来玩,后来发现种出来的菜确实比买来的更好吃,"我们已经在这租了快一年了,还打算续租。"
年轻"菜农"容易半途而废
"私家农场"的认养通常以年为单位,按面积来计算,农场位置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开心农场位于西四环到西五环之间,是距离市区最近的"私家农场"。对于15平方米2600元一年的价格,许多顾客觉得可以接受。"主要是离家近,坐公交车几站地就到了,下了班过来浇水拔草都很方便。"范女士说。
不过,这里的都市"菜农"也经常半途而废。"种了一年,地荒了半年,今年转手给了朋友。"家住万寿路附近的向园园透露,种菜真是辛苦,烈日下暴晒,大风天也不能偷懒,工作一忙就完全顾不上了。"感觉不太适合没有务农经验的年轻人,农场里糟蹋菜地的人还不少呢。"她说。
记者注意到,开心农场的确不少菜地菜苗稀疏野草丛生,绿油油的好菜地几乎清一色是老人们在打理。
远郊区的农场,市民想要亲自种菜就更吃力了。在泥锅泥碗农场的蔬菜大棚里,一些菜花已经"炸"开,因为没有及时采摘而长过了头。由于距离市区较远,这里3680元一年的价位可以分到大棚和户外共40多平方米的面积,蔬菜产量对一家人的需求来说绰绰有余。
满足市民休闲放松的需求,是更多远郊区"私家农场"的卖点。这些农场对想吃菜但是没时间来种的人推出了托管模式。"想吃什么菜只要在微信群里说一声,农场的人就会帮忙种上,到时候自己去摘就可以了。"几位顾客告诉记者,托管模式确实方便,但价格也更贵一些。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