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骨制品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我国是传统畜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屠宰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屠宰业的兴盛带来了大量加工副产物的剩余,绝大多数都作为低价值的产品被直接或再造处理,资源利用率低下。动物的骨头是屠宰业加工的副产品,除骨头外还含有少量肌肉、肌腱、骨髓等,其营养丰富,常被加工成骨粉后用于饲料和肥料。在资源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式下,营养丰富的动物骨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动物骨头的深加工方式也逐渐丰富。
优质钙源
动物骨骼与人体骨骼相似,动物骨骼中的钙质有利于人体组织细胞的利用,然而传统的骨粉粒度较大,钙质释出率较低,导致钙的利用率较低。为了增加钙的吸收,粒度更小、吸收度更高的超细鲜骨粉得到广泛应用。超细鲜骨粉是将新鲜的骨头超细粉碎为肉骨泥,再冷冻干燥成肉骨粉,与高压蒸煮等方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1、无须剔出骨头中的骨膜、肌肉、肌腱等韧性物料,操作范围广泛。
2、加工过程无添加,营养成分保留完整,营养价值高。经测定,超细鲜骨粉中钙质的利用率高达60%以上,可以作为优质的钙源。
骨粉目前已被列入营养强化剂行列,按照GB1903.19-2016标准执行。在此之前,骨粉多用于西式火腿与西式肉肠中,营养加钙肠中常有骨粉的身影。列入营养强化剂之后将大大拓展骨粉的应用范围,技术含量更高的超细鲜骨粉应用前景广阔。
制备香精
骨汤是动物骨头经过高温高压蒸煮后得到的物质,含有丰富的蛋白、氨基酸和风味物质,是中国传统的调味物品之一。特殊风味是骨汤的最主要特征,也是评价食品质量和可接受度的重要指标。美拉德反应对于风味物质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改善色泽的关键因素,骨汤在经过充分的美拉德反应后,可制成风味浓郁的香精,这也是骨汤在体现风味方面的主要应用场景。
香精呈现的风味与骨原料及工艺息息相关,不同的骨原料表现的风味迥异,而同样骨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风味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以动物骨头制备香精时要充分利用美拉德反应的条件。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风味有关,我们需要通过感官评定来确认风味质量,然而,感官评定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使得感官评定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美拉德反应伴随着褐变的发生,而风味物质的形成程度又与褐变程度有关,因此我们常通过控制褐变程度使风味量化。
美拉德反应的进行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有关,其三者的变化趋势与褐变程度成线性关系,时间越长、温度越高、ph越高,褐变越迅速,同样条件下程度越深。虽然美拉德反应是风味的主要来源,但脂类物质的降解也是产生风味物质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种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定义为肉类及其产品的特征性风味成分,包括特征性含硫化合物、醛类、酮类、酯类和烃类等物质。
另有研究指出,骨汤在制作过程中会自动生成胶质纳米颗粒,这些精细的纳米颗粒含有胶原、多糖、脂肪和钙,在体外实验中,这些颗粒可以被人体口腔粘膜上的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吞入",随着纳米颗粒进人体内,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变得更加强大。与其他营养成分不同,骨汤纳米颗粒可直接与消化道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而无需预先消化,揭示了一种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新方式。由此可见,骨制品的价值远不止骨粉与骨汤,更多应用价值等待被发现。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食品包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纸质包装因其可再生、易降解的特性,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三高”人群和“糖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有的人“谈糖色变”,把爱喝的可乐都换成了无糖可乐。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也对低糖、无糖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高发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糖替代品已成为食品工业研究的重要方向。
山茶,作为一种我国传统名优植物,其不同部位也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山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食物,而酸面包(sourdough bread)正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种面包以其独特的酸香风味和健康益处,逐渐成为全球烘焙爱好者和健康饮食者的宠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青睐。
猴头菇,作为一种著名的食药用菌,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味著称,更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备受青睐,而猴头菇菌丝体,作为猴头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潜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渐受到限制,可食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可食用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