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泡腾片是什么成分,怎么食用?
泡腾片的处方由主药、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和其他辅料组成,其中使用的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和其他辅料类型与普通片剂相同,只需根据制备工艺选择合适品种。与普通片剂不同,泡腾片中使用的崩解剂为泡腾崩解剂,泡腾崩解剂包括酸源和碱源,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苹果酸、硼酸、酒石酸、富马酸、无机矿酸(盐酸)等;常用的碱源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及其二者的混合物。酸碱比例对泡腾片的制备及稳定性影响显著,一般认为酸的用量超过理论用量,有利于泡腾片的稳定及改善口感。
【泡腾片是什么成分】
冲泡泡腾片用冷水或者温水冲泡,水温不可超过60摄氏度,的冲泡水温是40度左右的温水,这样既可快速冲泡好泡腾片,维生素C也不会被破坏。如果用开水冲泡泡腾片,虽然可将其快速泡好,但是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将所剩无几。
冲泡泡腾片的正确做法是,将一片泡腾片放入杯底,再加入200毫升到400毫升的白开水冲泡既可,先放泡腾片再加水是为了能使泡腾片充分,均匀的泡发。1、泡腾片不可用茶水和碳酸饮料冲泡,因为茶水中的茶碱会与泡腾片中的崩解剂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而如果用碳酸饮料泡泡腾片,则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轻微爆炸。
2、泡腾片每天最多泡一片,一片一般1-2克,泡完后应该马上饮用完毕,防置越久,维C损失越严重。一般来说,泡腾片不宜连续饮用5天以上,这样停用后可能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建议3-5天泡一片就行了。
3、泡腾片不宜空腹饮用,空腹饮会刺激胃粘膜,危害肠胃健康,建议在饭后1小时后饮用,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商品二维码》(GB/T 33993)等国家标准的实施,为食品数字标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随着消费者“控糖”意识的不断提升,用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低糖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对于甜味剂安全性的质疑也层出不穷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