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关注婴幼儿营养健康,业界建议开发中国母乳数据库

    2019-03-22 来源:21食品商务网
    3月10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赖建强,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毛学英出席了本次论坛。

      3月10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赖建强,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毛学英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关注婴幼儿营养健康”专题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中国婴幼儿营养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婴幼儿营养产品的安全和品质”等问题展开探讨,并一致认为,改善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科学普及,提升母乳喂养率;另一方面要重视母乳研究工作,研发出更适合中国婴幼儿成长需求的配方奶粉。

      提升母乳喂养率 加强生命早期营养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马冠生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将国民健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实现全民健康,首先要重视婴幼儿的健康——“从娃娃抓起”。在婴幼儿生命的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孩子的所有营养需求,对母亲和孩子都大有益处;而在孩子6个月以后,应当及时地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同时,在母亲患传染病或其他情况不能满足孩子需求时,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可以选择配方奶粉来满足成长所需的营养。

      马冠生指出,目前中国母乳喂养率低,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普遍不足,还需要综合性的政策引导和更加深入、广泛的科普宣传,以创造支持性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升母乳喂养率,改善中国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

      赖建强认为,儿童生命早期的1000天,即婴幼儿时期,影响着儿童的体格生长、智力发育以及学习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是决定着人一生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基础和关键阶段。而目前我国的婴幼儿喂养和生长发育面临地域发展不平衡、母乳喂养率普遍不高等问题。

      建立全国母乳数据库 助力开发更适合中国婴幼儿的配方奶粉

      母乳是婴幼儿营养的金标准。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实现纯母乳喂养,因此作为母乳替代产品——配方奶粉就显得十分重要。配方奶粉必须是依据母乳成分来设计配方的,它以乳牛或其他动物乳汁及动植物提炼成分为基本组成,并根据阶段添加适当的营养元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调配,给婴幼儿提供所需的营养。鉴于此,如何开发出适合国内婴幼儿的配方,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马冠生提出,从国家的意义以及整个的配方奶的发展、开发来说,我们国家是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母乳数据库,实际上母乳成分会受到种族、地域、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并研究中国妈妈的母乳成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将数据整合,形成能代表整个中国母乳营养的数据库,共同推动中国母乳研究。

      毛学英称,母乳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了解母乳中所含营养成分以及国内宝宝的营养需求,为研发更适合中国婴幼儿营养价值和生长特点的奶粉配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不少关于母乳成分的研究工作,但是现在尚未形成一个整体的母乳数据库。”马冠生指出,母乳数据库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设,才能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他建议,业界多方合作,共同建立能反映出全国整体情况的母乳数据库。

      赖建强也提出,互联网时代需要有共享的理念,目前伊利等一些业界力量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母乳样本库,下一步应当进行数据共享,形成我国的母乳数据库,这对配方奶粉的标准制定和企业研发来讲,都将起到有利作用。

      伊利自2003年起开始启动母乳数据库项目,选取中国东西南北中七个区域共43个市/县的健康妈妈采集母乳样本,并获得了累计达到100多万个母乳分析数据,建立了企业“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

      母乳研究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持,对于母乳样本的数量及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数据共享显得尤为重要。伊利作为建立“中国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库”的企业,也率先推进母乳研究数据共享理念。在2018年1月8日的母乳研究白皮书中提到,与业界共创,分享百万母乳数据。

      婴幼儿是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婴幼儿的发展质量决定了未来人口的素质,因此关注和提高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相关阅读
    银发食品进入 “精准功能” 时代:磷脂酰丝氨酸(PS)破解认知健康痛点,打开百亿市场

    磷脂酰丝氨酸(PS)作为能辅助认知健康的原料,不仅能解决银发群体的核心痛点,更成为布局银发食品赛道的关键抓手。

    2025-09-26
    噬菌体之力,解锁食品保鲜的无限可能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如冷藏、冷冻、防腐剂等,虽然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食品品质下降、化学残留等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食品保鲜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活性包装通过添加具有特定功能的活性物质,赋予包装材料新的特性,从而更好地保护食品,延长其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

    2025-09-26
    IFT FIRST 观察 | 五大关键趋势,重塑食品研发与配料创新

    2025年7月,IFT FIRST 2025在美国芝加哥顺利举办。IFT FIRST是全球食品和饮料行业重要的盛会之一,由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每年举办,汇集数千名专业人士,包括食品科学家、产品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原料供应商和初创企业等,共同探索食品科学、健康、可持续性和创新领域的新进展。

    2025-09-26
    甘薯淀粉:食品保健新“薯”光

    甘薯,又称红薯、白薯、山芋等,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块根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一般含量在10%-30%左右。甘薯淀粉作为一种天然的淀粉资源,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甘薯淀粉在食品保健营养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9-26
    从 “脑黄金” 到绿色生产:DHA 藻油的功效与食品应用开发

    在全球营养科学迈向“精准化、可持续化”的新阶段,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正成为食品、医药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DHA因其在人脑神经组织与视网膜中的结构性作用及广泛的生理调节功能,被誉为“脑黄金”。

    2025-09-26
    柑橘里的“黄金成分”:PMFs的食品应用价值与开发潜力

    柑橘多甲氧基黄酮(PMFs)是柑橘类水果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柑橘多甲氧基黄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