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食品原材料 > 为什么有些人衰老得快?八种食物催人老
一样是50岁,有些人看起来像60岁,而有些人看起来却只有40岁,这种现象您一定不陌生。为什么有些人衰老得快,而有些人却总显得那么年轻?其实,衰老与基因、运动、饮食和环境密切相关,饮食不当也会加速衰老。有些食物是“催老剂”,大家千万要当心。
1.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包括常见的炸薯条、油条、油炸饼、炸里脊等。油炸食物在高温下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有些物质不仅致癌,还会引起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自由基增多,造成氧化损害,加速身体组织细胞的氧化衰老。另外,油炸食物含脂高,热量高,容易引起超重和肥胖。身体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影响身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使组织和功能受损,加速机体衰老。
2.腌制和烟熏食品
这类食物含盐很高,高盐分会损害胃黏膜,加重肾 脏负担,而且会升高血压,使身体各方面受损,加快衰老。另外,腌制和烟熏食品不新鲜也不卫生,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常吃这类食品会影响基因的复制,使细胞活力下降。
3.罐头类食品
罐头类食品食用方便,种类多样,很多人喜欢食用。但罐头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大都添加很多添加剂、盐分或糖分,比起那些新鲜食物,营养素也少。因此,长期食用罐头十分不利于健康,会加速身体组织的退化和衰老。
4.加工肉制品
火腿、香肠等加工肉制品不仅失去了肉类的新鲜,还加入了亚硝酸盐、食盐和其他添加剂。高盐是“健康杀手”,会降低细胞活力,加快机体衰老。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加工肉制品列为人类明确的致癌食品。
5.高脂食物
高脂食物往往芳香诱人,但它们却是催老食物,不宜多吃。高脂食物容易氧化酸败,同时产生大量脂质过氧化物,并在体内促发自由基链反应,导致机体氧化损伤,进而催人衰老。
6.霉变食物
食物发霉后会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这些毒素会损害肝 脏、肾 脏、神经系统等,甚至会致癌。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制品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发霉的甘蔗会致命;变质的鱼虾蟹会产生胺类、组胺、硫化物等有害物质;不卫生的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时常受到肉毒素污染。多吃新鲜卫生食品,避免实用霉变食品,有害物质也就难以侵袭到你。
7.含铅食物
铅是有毒金属,进入人体会对造血、肝 脏以及神经组织造成损害,并引起神经障碍、记忆力衰退,还会使人面色灰暗,过早衰老。含铅食物大多源于工业铅的污染,包括爆米花、松花蛋、水果蔬菜的表皮、金属盒子食品、膨化食品、彩印包装食品。另外,生活中也有含铅污染源,包括化妆品、染发剂、印刷品、报纸、油漆、蜡笔、玩具等,要当心这些含铅物品对食物的污染。
8.含铝食物
铝同样是对人体有害的金属,进入人体后会逐渐累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铝侵入人体后,也会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减退,甚至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病,加速衰老。食物中的铝大多源于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的含铝添加剂,如明矾,主要含铝食物有油条、威化饼干、膨化食品、虾片、油炸小食品、加工水产品等。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