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奇异莓,水果新“萌主”
说起奇异果,我们都不陌生,但是说起奇异莓,就没那么熟悉了,甚至没有听说过。奇异莓是近几年开始出现在我国高端水果市场的,其体型小巧可爱,营养价值高,称得上水果新“萌主”。到底什么是奇异莓呢?这种听上去很新奇的水果与奇异果又有什么关系呢?
奇异莓,学名软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多年生大型藤本植物。我们都知道猕猴桃就是奇异果,原来奇异莓与奇异果真的是近亲。与奇异果相比,奇异莓的果实小得多,大小与枣接近,外表光滑无毛,皮薄肉软,清洗后即可带皮食用。其果肉就像迷你版的猕猴桃,但味道更加清甜、果肉的口感也更加细腻绵沙。
奇异莓还俗称软枣子、圆枣子,听到这两个俗称,不少家在北方,尤其是东北的读者应该会倍感亲切。野生奇异莓原生于我国东北三省、山东、河北以及西北等地,对很多读者来说,这是一种专属于童年的野果。这种我们很早之前就吃过的水果,多年后重回我们的视线时,有了高端水果的身份,大多为新西兰进口,一斤的价格通常在200元以上。就像原产于我国的猕猴桃,被一位新西兰女老师带回国后,再次回到中国时,变成了奇异果一样,奇异莓也有着类似的“留学”经历。奇异莓人工栽培难度大、产量低,市场供求关系成为其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当然,奇异莓的高营养价值和是其的卖点。
奇异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必需氨基酸、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多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蒽醌类物质、生物酶、三萜类物质、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清火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辐射、抑制肥胖等作用。奇异莓除了果实外,其植株的叶、茎、根中也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果实、根、茎、叶均可入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抗病毒、降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 脏等作用,对于癌症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抗氧化性
研究表明,奇异莓的果实、根、茎、叶都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类物质的一大类)具有较强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抗脂质体过氧化的作用。从奇异莓果实中分离纯化得到的生物碱类物质,在体外实验中,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脂质体过氧化的能力均优于维生素C。奇异莓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调节细胞物理特性和抗溶血性作用,能有效避免水溶性自由基对红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且不会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活性。
降血压、降血糖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血压与O2-自由基导致的氧化损伤有关。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时,过多的O2-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使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病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对于维持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生物酶。而奇异莓富含SOD,其降血压的功能已引起重视。奇异果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是由其所含的多酚和多糖类物质而产生的。体外实验表明,奇异果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小鼠能够改善其糖耐量、调节其肝糖原含量,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抗肿瘤性
大量体外实验或动物实验表明,奇异莓具有抗肿瘤作用。奇异莓包含多种抗肿瘤细胞病变的活性物。如,维生素C能够阻断致癌物质N-亚硝基吗啉的合成,奇异莓根中提取的蒽醌类物质能够抑制RAJI、JARKET、K562和L1210四种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纯化的奇异莓茎多糖在大鼠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肝癌抑制作用,茎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也具有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无生物毒性。需要注意,无论是体外实验还是动物实验,所得到的结论对于人体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人体环境更为复杂,但要实现真正应用于人体并起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我国的奇异莓产量正在逐年增加,品种也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有青皮绿肉的品种,而且培育出多个红皮红肉的新品种。奇异莓作为一种兼具美味与健康,且含有多种有益成分的水果,可直接生食,也可制成果酒、果醋、果酱等。奇异莓的根、茎、叶等部位叶含有多种有益成分,亦可作为开发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原料,不仅避免浪费,而且可以提高奇异莓的附加值。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