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大蒜价格涨势迅猛 2019年会出现“蒜你狠”吗?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进入三月份,有一种农产品涨价迅猛,那就是大蒜。3月1号开始,6天之内累计上涨0.7元/斤。以河南金乡红皮蒜为例,由2月28号的1.7元/斤,涨到2.4元/斤。而一月份,金乡红皮蒜只卖1.2元/斤。
目前普遍涨价的大蒜是去年6-8月份入库的库存蒜。眼下,2019季的新大蒜正处于返青阶段。进入5月下旬之后,晚熟蒜又将上市。届时蒜价还会一直延续高位吗?
3月6号,记者从湖北省十堰市华西国际农商城了解到,这里大蒜的批发价格涨幅明显。
商户李继红:这两天价格又涨了,从过完年开始一直在涨价。年前桶装货卖1.6元/斤,精品蒜卖2元/斤,现在桶装货就卖到2.5元/斤,精品蒜卖到3元/斤,比年前涨了50%。
2019年一开年,全国大蒜产地价格行情呈现出上涨走势。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贺坦直言,春节过后,国内和国际大蒜采购市场迎来了轮采购备货,近期价格累计涨幅已经超过。
贺坦:元旦至今,大蒜价格走势经历了三个波段。元旦到2月15日价格间歇式上涨,并未回调,上涨时间比较持续。2月16日到2月28日处于稳中偏弱趋势,小幅回调。3月1日开始,价格再度进入上涨通道。6天之内累计上涨0.7元/斤。较1月初累计上涨1.25元/斤,累计涨幅108.70%,两个月价格已实现翻番。储存商利润非常丰厚,平均浮盈利润率在以上,高的可以达到200%以上。
大蒜商户认为,大蒜批发价格之所以迎来上涨,一方面由于新蒜未上市,市场上已有的大蒜货源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是有卖蒜大户人为囤蒜。
十堰华西国际农商城市场运营部蔬菜区主管雷正文:十堰这边的大蒜主要来自于河南,少量来自于山东,主要受上游的供货影响。之前有商户囤蒜的情况,现在,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大蒜每斤涨幅在1元/斤左右,涨幅还是比较大的。预计这个价格目前涨的话,按照商户经验,应该是涨的差不多了,新蒜下来后,上游的货多了之后,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动。
那商户为何会屯蒜惜售呢?贺坦认为,大蒜种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
贺坦:2019年产新大蒜种植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早熟蒜长势一般,储存商多认为今年新蒜价格会较高,看好中远期大蒜价格。储存商惜售提价,外地的客户和资金涌入市场,大量大蒜被整库高价收购,是导致近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目前大蒜价格已经涨至较高位置,这大大增加了存蒜商的信心,让不少蒜农和储存商出现惜售心理。尤其是近两年种植大蒜行情不佳,蒜农亏损较大,蒜农对未来几个月大蒜市场行情充满希望。贺坦建议,可以顺势出货,防止后期新蒜大量上市后,价格下滑导致未来收益受损。
贺坦:建议储存商可考虑适当减仓获利,留部分库存观察后续行情,以验证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这样即使价格下滑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希望业者保持清醒头脑,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销售策略。
虽然2019年大蒜行情好是大蒜业内的共识,但目前大蒜库存仍属高位,随着云南等地新蒜的陆续上市,大蒜价格会有一个下跌的过程。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