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喝油排毒”的伪科学,你信了吗

    2019-03-11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最近,“喝油”成为一个热搜词汇。有主播因为“喝油+喝酒”而丧命;有明星说喝油排毒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各种疾病;有人说喝油能减肥,有人说喝油能降血脂降血糖……

      最近,“喝油”成为一个热搜词汇。有主播因为“喝油+喝酒”而丧命;有明星说喝油排毒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各种疾病;有人说喝油能减肥,有人说喝油能降血脂降血糖……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大口喝油、大碗吃油,对健康有好处。

      高脂饮食对肠道菌群有不利影响

      有些人说,原始人不吃谷物,吃的是低碳水餐。但考古研究表明,即便石器时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在40%左右。而且,那时候没有榨油的技术,所以油并不是远古人类的食物。

      在两三千年前,麻籽、大豆等油料种子,是直接吃掉的,所以那时的“五谷”中有“麻”和“菽”(大豆)。直到宋代以后,油在我国才成为常用的食品原料。

      虽然近年来学者们对于“膳食中脂肪供能比到底多少”这个问题存在争议,但不止一项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对肠道菌群有不利影响。


      最近,《Gut》(肠道)这个权威科学期刊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又一次证明,吃太多的脂肪使肠道的有害菌群增加,有益菌群减少。

      在这项随机对照人类饮食干预研究中,研究者募集了217名18-35岁的健康人。他们没有慢性疾病,也没有肥胖问题。这些志愿者按要求食用三类不同膳食,长达半年时间。

      然后,研究者采集他们的血液,测定和炎症反应有关的指标,如IL-1β、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还有PGE2、TXB2、白三烯、LTB4等;收集他们的粪便,对16S rRNA测序,分析其中的菌群状况。试验期间,所有的食物和大部分饮料都是研究人员给提供的。

      这三种膳食的热量水平完全一致,平均是2080~2100千卡,膳食纤维摄入量也保持一致。但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不一样,其营养素供能比分别为:

      类型I:脂肪供能比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66%,蛋白质供能比14%。

      类型II:脂肪供能比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6%,蛋白质供能比14%。

      类型III:脂肪供能比4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6%,蛋白质供能比14%。

      可能非专业人员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所以还得解释一下。

      所谓营养素供能比,就是在所获得的卡路里(热量、能量)当中,有多大份额是来自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

      类型I,所谓脂肪供能比20%,碳水66%,就是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前贫困时代吃的,相当低脂的膳食。

      食物能量主要来自于粮食,烹调很大比例蒸煮凉拌,基本上菜里看不到油花,肉也不多。

      坚果花生瓜子类都很少,水煮鱼、炸丸子、手撕面包、蛋挞、油条、锅巴、薯片之类……就想也别想了。

      类型II,脂肪供能比30%,碳水56%,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例,比我国大部分居民目前的饮食略清淡少油一点。有坚果,但数量要控制;有鱼肉,但不能经常用油炸油煎的方式。

      类型III,脂肪供能比40%,碳水46%,是目前中国很多富裕家庭的日常生活状态。

      油炸方便面的脂肪供能比大概就是40%~45%的样子。炒菜放油比较多,经常下馆子,经常吃油炸菜肴,经常吃烧饼油条,经常吃蛋糕饼干,都会提升脂肪供能比。

      实验证明高脂饮食会促进炎症反应

      好了,言归正传。吃这三类膳食,口味享受方面自然是天壤之别。那么,身体的变化是什么样的呢?

      研究者发现,6个月之后,三组受试者的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20%脂肪的低脂饮食组粪便菌群最为多样化。高脂肪饮食则降低了菌群的多样性。

      其次,菌群的数量比例发生了变化。高脂饮食增加了Alistipes属和拟杆菌属,减少了粪便杆菌属细菌;低脂饮食则增加了Blautia和粪便杆菌属的细菌。简单解释是,高脂饮食所增加的细菌,多是在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患者中容易比例上升的品种;而它所减少的菌类,多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容易缺乏的,产生丁酸等有益成分,降低肠道炎症反应的菌群。

      第三个发现是,在40%脂肪饮食组的受试者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大肠发酵所产生的丁酸有利于控制血脂,而且最近刚有研究发现,它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第四个发现是,在低脂饮食组中,粪便中的甲酚和吲哚含量比较低,这些成分少了,说明距离各种慢性疾病比较远。反过来,高脂饮食族的粪便中,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比较多,而这些成分多了代表较高的炎症反应风险。

      血液样品分析表明,高脂饮食组的血浆中,很多促炎因子都比较高。在40%脂肪组中,TXB2含量比20%低脂组显著要高,而C反应蛋白的含量比30%脂肪的中等脂肪饮食组都显著地高。反过来说,在20%脂肪的低脂饮食组,LTB4和PGE2含量比另外两组都低。总之一句话,高脂饮食显然是会促进炎症反应的。

      这就意味着,那些容易长痘痘的人,容易发炎的人,应当避免吃过高脂肪的膳食。

      过多的脂肪会引发肥胖和各种慢性疾病

      其实这个研究的结果也没什么太意外的。

      实际上中国人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往事,都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粮食为主,吃不到多少油的时代,人们都很瘦,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之类的慢性疾病都很少,肠癌也很罕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同步增长的就是脂肪,而与此趋势同时,肥胖和各种慢性疾病都增加了,除了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减少之外(这些与营养不良和卫生条件差有一定关系),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疾病也增加了。

      这个研究当中,虽然三组受试者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有差异,但是总热量、总膳食纤维摄入量都是严格保持一致的。在实际生活当中,吃高脂肪的食物多了,难免就会带来更多的卡路里,更少的膳食纤维,那就更加不利于防肥、防病、防肠癌。

      总之,各位有理性的朋友,千万不要被明星、主播和推销各种油的人所蛊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还是非常靠谱的。炒菜油是可以用的,但一定要限量,炒菜不能“汪”着油,油炸食品不能放开了吃。牛排、肥羊片、五花肉之类高脂肪的肉类不是不能吃,但是也只能偶尔,更不能天天乐此不疲。

    相关阅读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及监管机制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行业生产中为改善食品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一类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分类,包括食用色素、营养强化剂、防腐剂、调味剂、增稠剂等。

    2025-08-13
    运动性疲劳机制及抗疲劳天然产物研究应用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脑力和体力持续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表现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续其机能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健康。机体产生疲劳的机制目前的解释主要为能量物质水平降低、代谢产物的累积、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Ca2+代谢紊乱等。

    2025-08-13
    减肥界的明星产品,白芸豆提取物到底如何?

    当顶层出手的时候,“减肥”就不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题了,而是要切实的落到实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方案的提出,将“减肥”这个私人话题正式升到了社会层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现。

    2025-08-13
    甘薯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加工利用

    甘薯,又称红薯、甜薯、白薯、朱薯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块根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多酚、黄酮、维生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矿物质等,是公认的高营养价值、高性价比的食物。

    2025-08-13
    “电解质水”真相,标准里的“电解”与“解密”

    电解质水作为一种新兴的饮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在运动、高温、疾病等场景下,为人们提供了补充电解质和水分的便捷方式。然而,市场上电解质水产品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往往感到困惑。本期,我们将从相关标准的角度,深入探讨电解质水的定义、分类、营养成分、标签标识等方面,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电解质水。

    2025-08-13
    月见草油演绎药食同源,食品界的“万金油”正在破圈

    说到月见草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保健品柜台里那些金灿灿的胶囊,其实它是以食材身份登上人类餐桌的。近年来,食品科学家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功能食品大会上,月见草油被评为“最 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油”。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