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斗米虫"如何突破产业桎梏?

    2019-01-30 来源:食品加工在线 作者:刘刘球
    云实蛀虫是豆科植物云实茎及根中寄生的天牛及其近缘昆虫的幼虫,夏、秋季视云实茎中下部有蛀虫孔,有较新鲜的木渣推出孔口外时,将茎截下,用刀纵剖,取出幼虫,冬季及春季幼虫多寄生于根部,可挖根剖取,取出的幼虫烘干备用。云实蛀虫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多生于山坡灌丛中及平原、丘陵、河旁等地。

       斗米虫

      云实蛀虫是豆科植物云实茎及根中寄生的天牛及其近缘昆虫的幼虫,夏、秋季视云实茎中下部有蛀虫孔,有较新鲜的木渣推出孔口外时,将茎截下,用刀纵剖,取出幼虫,冬季及春季幼虫多寄生于根部,可挖根剖取,取出的幼虫烘干备用。云实蛀虫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多生于山坡灌丛中及平原、丘陵、河旁等地。

      云实蛀虫在古代常用作药材,用于益气,透疹,消疳,主劳伤,疹毒内陷,疳积等。《湖南药物志》记载云实蛀虫治麻毒内陷。《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称云实蛀虫治小儿营养不良,筋骨痛,小儿初生不乳。云实蛀虫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在古代深受推崇,有传言称人们常会用一斗米换一条虫子,以此来说明云实蛀虫的医药价值,因此得名"斗米虫"。斗米虫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质和类酯化合物,研究表明云实蛀虫的蛋白质含有抗菌肽成分,在补充基本营养的同时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是优异的药食两用物品。

     

      云实蛀虫对于林木业而言属于害虫,对云实树破坏较大,因此产量较低。目前云实蛀虫的价格较高,一方面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是商家的刻意炒作。云实蛀虫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较少,现代研究数据就更为罕见,没有科学支撑的"追捧"变相加剧了云实蛀虫产业的畸形发展。

    1、市场机制不完善,质量良莠不齐

       云实蛀虫的生长特性决定其产量有限,有机构通过仿野生繁殖技术提高云实蛀虫的产量,但仍未缓解一"虫"难求的境况,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消费的盲目性,商家的宣传诱导了消费者的盲目追捧,产量的缺失又反向催升了价格,市场处于价格虚高的境地。有专家指出,云实蛀虫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少量服用并没有特殊疗效,消费者要理想看待。二是质量标准不统一,云实蛀虫与其他类树虫较难分辨,市场缺乏统一标准,市场亟待规范。

    2、数据支撑不足,导向不明

       医书对于云实蛀虫的食用禁忌也有记载,比如“儿童服用忌食冷、硬、糯等不宜消化和烧烤、油炸等高热量食物”,该项表明了云实蛀虫的“不足”,然而如今并没有足够的科研数据对其安全性进行支撑,这就导致了对其开发的不明确性。另外,云实蛀虫作为异体蛋白,其活性的表现形式、作用机理等都需深入研究,从而跟上市场的步伐。否则,云实蛀虫的发展之路会被自身的高价格所湮没。

    3、政策规范缺失,市场缺乏指导。

       经过对云实蛀虫的多方查询,云实蛀虫仅能作为中药材使用,产业局限凸显。云实蛀虫具有地域特色,研究数据相对缺乏,进而导致规范性文件、标准等缺失。2014年原卫计委受理了云实蛀虫的新资源食品申报-卫食新申字(2014)第0001号,截止目前仍处于受理状态,据业内人士分析,缺乏研究数据支撑是久未通过的主要原因,机构和企业加大对云实蛀虫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进而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云实蛀虫要想进军食品行业,保健食品领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云实蛀虫具有较为久远的食用历史,再配合其他同类原料的加成,在通过安全和功能评价的前提下,可以契合保健食品的注册申报机制,从而突破"食用依据"的桎梏。

    相关阅读
    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特色技术和原料解读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2025-09-12
    亚精胺与肠道菌群:激活健康的微观力量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