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酱油的变迁

    2018-11-13 来源:食品加工在线 作者:小泥沙
    油是由大豆等蛋白质原料和面粉、小麦粉等淀粉质原料,在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等酶系作用下,并经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长期发酵,形成的富有多种氨基酸和糖类的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

    1、酱油简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作为七件事之一,虽不是主食,却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酱油是由大豆等蛋白质原料和面粉、小麦粉等淀粉质原料,在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等酶系作用下,并经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长期发酵,形成的富有多种氨基酸和糖类的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酱油历史悠久,名称也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我国称其为 “清酱”或“酱汁”,日本称其为“shoyu,印尼称其为“kecap”,韩国称其为“kanjang”,菲律宾称其为“toyo”。在东亚国家,尤其在中国和日本,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烹调食品,它能增强菜品香气、改善菜品色泽、提升菜品鲜味,甚至嫩化肉质。

    2、酱油分类

            传统酱油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是原料大豆经蒸煮,加种曲制曲,加入食盐溶液进行发酵,发酵之后进行抽油,再经配兑,加热澄清和灭菌处理制成成品,这种生产工艺生产的酱油称作“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则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大于50%),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小于50%)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根据酱油色泽不同,将酱油分为生抽、老抽和白酱油,生抽颜色较浅,酱味较浅,咸味较重,但是较鲜;老抽颜色较深,酱味浓郁,有醋香和酱香,鲜味较低;白酱油,即无色酱油,是西餐中常用的一种调料。氨基酸是衡量酱油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执行的酱油标准《酱油卫生标准》GB2717-2003中明确要求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g/100ml,即氨基酸态氮含量低于0.4g/100ml的不能称之为酱油。另外,根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不同,将酱油分为特级酱油、一级酱油、二级酱油和三级酱油,一般来说,氨基酸含量越高的酱油味道越鲜美,质量等级越高,氨基酸态氮含量大于0.8g/100ml的称为特级酱油。

    3、酱油标准变迁

            今年6月,刚刚重新组建不久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2717-2018)等27项行业标准,其中,酱油新国标将于2019年12月2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发布的GB 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主要修订内容有酱油定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和微生物限量等。

            (1)在新国标当中,酱油被定义为“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只有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生产才能叫作酱油,以前的调配酱油只能叫做“复合调味料”了。相对应的,标准中对酱油分类也不再区分烹调酱油、餐桌酱油,统一设定正常生产工艺基本都能达到的安全性要求。

            (2)新标准的感官要求与旧版相比,少了“无沉淀”的要求,感官的检测方法则由原来的指向GB/T 5009.39改为标准中的第3.2条。

            (3)GB 2717-2018规定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如此,酱油的铅、总砷、黄曲霉毒素B1的限值单位由mg/L和μg/L修改为mg/kg和μg/kg。

            (4)新标准保留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指标,检验样品量改为5份,比旧标准只测试一份更为合理。

            (5)致病菌限量则从原来的致病菌不得检出改为符合GB 29921的规定。

            新国标的实施,对酱油行业将产生重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解决酱油市场存在混乱的问题,更加方便消费者的选择,使酱油的生产回归传统工艺。

    参考文献:

    [1] GB 2717-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
    [2] 这些标准实施后,配制酱油不能叫“酱油”,配制食醋也不能叫“醋”了!
    https://mp.weixin.qq.com/s/KVmbXbpeJwUHq82Zr5p-kQ 

    相关阅读
    亚精胺与肠道菌群:激活健康的微观力量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25-09-11
    N-乙酰氨基葡萄糖:从虾蟹壳到关节养护的新营养趋势

    从蛋白质到膳食纤维,从维生素到矿物质,每一种营养素都在维持人体机能中扮演着独特角色。而在众多功能性成分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简称GlcNAc)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它不仅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更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

    2025-09-11
    食药属性加持,明日叶涌入国际赛道

    明日叶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大草本植物,因生长旺盛,萌蘖能力非常强,今天摘了叶子明天就能冒出新叶的强盛生命力而得名。

    2025-09-11
    甜菜碱:食品工业里的新功能因子

    在营养学领域,有益健康的成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中,甜菜碱(化学名:三甲基甘氨酸)作为一种天然存在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正逐渐成为健康科学界的热点。这种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常见于小麦、贝类、菠菜和甜菜等食物中。

    2025-09-11
    探寻有机葵花籽油:一滴黄金,滋养身心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有机食品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有机葵花籽油,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用油,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不仅能满足日常烹饪需求,还能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本期,我们将深入探讨有机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健康功效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健康油脂”和“黄金液体”。

    2025-09-1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低温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技术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以其快速杀菌、无残留、操作简单、不产生明显温升等特点而备受青睐。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食品以及水资源等众多领域。等离子体是一种由电子、正负离子、自由基、基态或激发态分子和原子等组成的整体呈电中性的导电性流体,具有能量高,活性成分丰富等优点。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