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名企关注 > 国内首家百亿餐企海底捞上市 今年计划开店180-220家
今日上午,海底捞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首日,海底捞涨幅一度扩大到10%,总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在上市仪式上表示,上市后募集到资金60%会用来在各地开店,预计今年开店数在180-220家之间,其中15-22家店将开设在海外。周兆呈还表示,海外市场将是海底捞非常关注的地方,将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决定开店地区和数量。
据媒体报道,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9644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国火锅餐饮收入达3856亿元,增速为24.72%,占国内餐饮行业收入的比重为9.73%。海底捞招股书显示,海底捞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在国内中式餐饮市场排名,稳坐餐饮头把交椅。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元,日均1500人就餐,是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
三年来,海底捞营收和利润均在持续增长。其收益由2015年的57.57亿元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尽管火锅行业近年来整体市场呈上涨态势,并且相继出现了呷哺呷哺、海底捞两家上市企业。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行业平稳发展阻碍之一。
海底捞招股书认为,海底捞目前主要风险存在于食品安全、餐厅店长人才库和供应链管理三方面。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餐饮产业链条的复杂性决定了整体食品安全的管控难题,这一点对海底捞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未来海底捞更多的是国际化进程,食品安全可以保证的前提下,依托百亿的体量和品牌,才能得到股民的追捧。
有火锅业内不具名人士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火锅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面临人员流动性大、门店操作规范执行不完善等问题。而目前暴露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该人士认为,未来的火锅产业一定从手工化向机械化转变。在原料方面,形成集约化发展,做到产品标准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经营从“人治”逐渐转向“法治”。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