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原奶价格连跌7个月,中国奶牛养殖业何时能走出寒冬?

    2018-08-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原生态牧业是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一处奶牛养殖企业。刚刚挤出来的鲜奶被装进运输车,运往几公里远处的奶粉生产加工企业,这是原生态牧业90%鲜奶的去处,剩余鲜奶将被送至周边其他区域型乳企作为高端液态奶原料。

        原生态牧业是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一处奶牛养殖企业。刚刚挤出来的鲜奶被装进运输车,运往几公里远处的奶粉生产加工企业,这是原生态牧业90%鲜奶的去处,剩余鲜奶将被送至周边其他区域型乳企作为高端液态奶原料。

      原生态牧业并不操心鲜奶卖不出去,它所担心的是卖不上价。近日,该公司在港交所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净亏损相较去年还会有所增加。

      负责饲养多年的王鹏(化名)道出其中原因,“奶价太低”。“部分企业的收奶价格达到4元/公斤,有的则更低,为3.5元/公斤。可是每公斤生鲜乳的成本价格就在3.5元/公斤左右。”

      从收奶价格上看,原生态牧业还算是业内的幸运儿。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进入2018年,原奶收购价格已连续7个月下跌。7月我国奶业主产省原料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3.37元,环比跌0.6%,同比下跌1.2%。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冲击中国奶牛养殖产业,诸多小型畜牧企业和养殖户被淘汰出局,中国奶牛市场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但是在10年转型期中,围绕奶牛养殖企业高成本导致的“入不敷出”、低价进口乳品的不断冲击等问题依然待解。

      寒冬依旧

      日前,原生态牧业的中期业绩预告称,上年同期亏损约为17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将扩大。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本地原料奶价格下降。

      多家乳企的中期财报还未发布,但亏损、下降是逃不过的劫数。

      而在一个月前,对于2018年的原奶价格,王鹏还有所期待。他觉得,原奶价格有一定周期,在经历三年低谷后应该会步入上升通道,因为这背后是众多中小型畜牧企业的逐渐退出。

      结合多年的宏观市场经验,王鹏有点一厢情愿。前七个月的市场还是令人非常失望。

      曾担任美国跨国公司、国内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畜禽总经理等多个职务的黄剑黎,对于行业的失望早已习惯。“从2014年开始,奶牛养殖企业们总是对第二年充满希望,希望奶价能走出低迷,但直到今年依然还是失望。”

      决定奶牛养殖企业命运的是原奶的收购价格。正如黄剑黎介绍,2014年开始国内原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低奶价以及需求转移让曾经一度辉煌的乳品上游养殖企业陷入困境,2016年已开始暴露。当年,现代牧业出现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原生态牧业当年也亏损8856.9万元;中国圣牧虽然取得6.8亿元净利润,但也出现15%的下滑。

      直到去年,上游企业依然没有走出业绩寒冬。中国圣牧2017年亏损9.86亿元,对于亏损原因,该公司坦言为应对原料奶市场需求疲软而控制奶牛数量,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2017年面对乳制品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调整市场战略,自有品牌液态奶的销量和售价相较上年均降幅较大,同时原料奶的平均价格相对上年降幅较大。

      现代牧业在2017年财报中提到,2017年春节过后,各大乳企原奶需求骤减,原奶市场供大于求,原奶价格持续下行。进入夏季受季节性影响,全国各地高温、阴雨天气严重,奶牛热应激造成原奶产量下降。小规模牧场大量退出,大规模牧场经营利润连连下降,上游乳业俨然处于失望之寒冬。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牧业财报的主题为“走出寒冬、走向复苏”,现代牧业认为,原奶价格将于2018年迎来上涨周期,行业正走向一个全新的希望与复苏之春。

       但2018年上半年,这个春天没有想象中来得快。7月全国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37元每公斤,已连续7个月出现下跌。原生态牧业、西部牧业等已发布半年业绩预告的企业净利润均为负数。

      除了低收购价外,养殖企业们普遍认为进口大包粉对于行业的冲击也是致命的。据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原料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3.39元;当月国内进口大包全脂粉的价格在3200美元/吨左右。

      大包粉通常包含全脂粉、脱脂粉等细分品类。大包粉通俗理解就是原料奶粉,乳制品企业将鲜奶进行加工形成粉状的原料,此后再由乳企将购买而来的大包粉进行加工,做成液态奶、酸奶、乳饮料等多款产品。有些乳制品上会标有“复原乳”字样,指的就是通过这一工艺形成的乳制品,也被称为“还原乳”。

      乳制品行业的工艺技术是8吨鲜奶可以凝固成1吨大包粉,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在国内生产一吨大包粉需要花费27000多元的生鲜乳,而全脂大包粉的进口价格也只有3200美元/吨左右,低于国内成本价格。

      从正常的商业逻辑看,在高价奶与低价大包粉间,企业自然会选择后者。在今年5月的国务院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给出了一组海关数据:2017年,中国乳制品进口量从2008年的38.7万吨增加247.1万吨。2017年进口乳制品折合成生鲜乳的数量达1485万吨,占国内生鲜乳产量的40.6%。进口的乳制品主要是原料粉,也就是大包粉,2017年进口71.8万吨,折合成生鲜乳相当于570万吨生鲜乳。

      高成本的烦恼

      在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饱受进口大包粉冲击和低奶价困扰的养殖企业们,更应该去反思“好奶卖不出去好价格”的根本原因,国内国外养殖业的成本差距到底出现在哪个环节?

      “国内各项成本高就是根本原因。”王鹏算了一笔帐:在每公斤鲜奶3.5元左右的成本中,饲草料成本,折合到每公斤奶能到2元左右,紫花苜蓿就是从美国进口的。而饲草料中,玉米青贮都是由企业自己种植,但蛋白含量更高的紫花苜蓿等饲草料都需要进口,成本自然就高。按照3.5元/公斤的价格供应给乳企,王鹏的公司就是在赔本赚吆喝。“苜蓿草、豆粕等大众饲料成本高,各类养殖设备也都要从国外进口。另外,国内人均奶牛养殖的成本也高,国内人均奶牛养殖数量不到50头,但是在国外由于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实施,人均养殖头数在百头以上。”黄剑黎补充道。

      除了成本差距外,土地也成为行业公认的奶牛行业的约束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刘玉满,其撰述的报告《中国奶牛养殖业成长的烦恼:成也土地,败也土地》被业内广泛转发。刘玉满指出,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内的生产实践均已证明,规模化养殖对土地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养殖规模越大就越依赖于土地的供给。国家应为奶牛养殖业出台相关的配套土地政策,不仅应对现行的土地制度做出相应调整,还应为奶牛养殖业提供的配套土地进行财政补贴,让养牛人想用地、有地用、用得起。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