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江苏连云港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关键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昨天(19日)发布,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生一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15日起,海州区某养殖场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昨晚,发病615头,死亡88头。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江苏。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目前,该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这次疫情,加上3日确诊的沈阳市沈北新区非洲猪瘟疫情,和16日刚刚确诊的河南郑州某食品公司屠宰场发生的疫情,半个月内,我国已经有三个地方发现了非洲猪瘟疫情,而且三处疫情地点分散,分别是东北、中部和江淮地带。从发病死亡猪的数量看,又都呈现数量大、致死率高的特点。
记者昨天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正与警方等相关部门协同追查病毒的具体来源。而三处疫情的发生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也正在调查中。
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上世纪60年代,非洲猪瘟传入欧洲,70年代传入南美洲。自该病2007年传入俄罗斯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印发了《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在北方边境省份等高风险地区多次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连续多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测。2017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农业农村部立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风险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高度警惕疫情风险,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上周,农业农村部表示,有关沈阳沈北新区发现的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具体来源一直在调查。目前已知当地发生疫情的养殖户于今年三月份引进了一些生猪,相关部门正根据这些线索排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周磊表示,针对非洲猪瘟这种病毒,追溯来源的过程并不容易。我国边境比较长,口岸也有很多,到底是活猪运输传入,还是野猪过境传入并不清楚,通过蜱传播的可能性也存在。第二,有些没有被查到的肉制品被携带进来,可能有一些肉制品不会直接去猪场,但是它可能在加工的过程中污染了泔水,如果再用泔水拿去喂猪,就可能传播病毒。另外这个病毒很难做流行病学调查。
此外,该病毒的隐秘性和生存能力较强。在室温环境下,可以存活数周。低温环境下,甚至可以存活数年。该病毒对ph值也不是很敏感,发病时间短,这些都为在发病前监测到该病毒带来困难。周磊指出,目前在欧洲仍只能采用被动流调的方式发现疫情,也就是一旦发现,尽快确诊。所以现在国内也是尽量把它控制在空间小的地方,一旦发现就立即做出反应。现在看来,扑杀应该是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很多饲养企业都在提升生物安全的级别,建议近期不要访问猪场,减少人员与猪场的交流。
从沈阳发现起非洲猪瘟疫情起,农业农村部已向国际组织通报。其他相关工作正在按照《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紧急有序开展。农业农村部介绍,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