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免责条款”适用探讨:全面综合判定 依法自由裁量

    2018-08-14 来源:食品伙伴网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履行了本法规定的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免予处罚,但应当依法没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食品安全法》百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履行了本法规定的进货查验等义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免予处罚,但应当依法没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上述规定,在食品经营者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适用“免责条款”,而非“必须”适用,法律给予了执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从执法目的和基层已有的执法实践看,确有一些情形并不宜适用“免条款”,或者不适用比适用更有利于执法目的的实现。

      考察经营过程是否存过错

      购进时应该发现未发现  若涉案食品存在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属于凭感官能够直接辨识或者明显存在可能影响质量的可疑迹象,食品经营者在购进时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不宜适用“免责条款”。此种情况下,有可能当事人能够提供购进时“不知道”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证据,但应该知道而不知道,只能说明购进时质量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比如通过包装可以察觉到的霉变、变色、异物,包装破损、变形,手感异样,嗅有异味,冷冻食品已经解冻,冷藏食品常温储运,以及通过标签可以发现的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经营时应该发现未发现  在购进涉案食品进行质量验收时未发现质量安全问题,但在储存和销售期间,出现了凭感官能够直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食品经营者在经营食品的过程中,应该发现安全质量问题而未发现,无论出现质量问题是否与供货方有关,最终导致不合格食品得以销售的事实,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此种情形属于经营过程中管理不善,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不宜适用“免责条款”。

      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  食品经营者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同时违反了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适用其他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不宜适用“免责条款”。如食品经营者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期间,许可证已经失效;涉案食品超过了保质期仍在销售;涉案食品超出了经营者经营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等。

      未按标签注明条件储存  未按标签标注的储存条件放置食品,但并未出现感官可以直接辨识,或者可能导致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疑迹象,后经抽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这种情形虽然不能排除供货方的原因,但经营者未按标签标注的储存条件放置食品,其已无法证明导致涉案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与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若此时适用“免责条款”,与“免责条款”的立法原意和执法目的背道而驰。

      “免责”适用需多方位考量

      笔者认为,是否适用“免责条款”,执法人员除了要判断食品经营者是否符合法定的免责条件,还应综合考量“免责条款”的适用是否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管,是否有利于增强行政相对人的守法意识,对适用的利弊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利弊考量。

      当事人是否守法经营、履行法定义务的一贯表现,是考量是否适用“免责条款”的重要因素。如果当事人一直合法合规经营,自觉严格地履行法定义务,并未曾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责令改正和行政处罚,只是经营的食品偶尔出现一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且符合“免责条款”的适用条件,可以考虑适用“免责条款”,免予行政处罚。反之,若当事人经营管理混乱,时常因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责令改正或行政处罚,或短时间内经营的食品出现多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即便涉案食品符合免予处罚的条件,也应当谨慎适用“免责条款”。

      当事人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被发现后,以怎样的态度认识对待其行为,是否配合执法机关的调查,也应当是是否适用“免责条款”考虑的因素。当事人是主动配合调查,认真查找原因,采取下架、召回等积极措施改正错误、挽回影响、减轻危害,还是阻挠检查、对抗执法、隐瞒事实、伪造证据,以消极的态度拖延应付。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行为方式,本身也是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执法人员在当事人极不配合的情况下,即便获取了当事人符合免予行政处罚条件的证据材料,是否宜适用“免责条款”也当审慎决定。

      当事人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有没有产生不良后果,对食用涉案食品的人群有没有造成人身伤害,有没有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应、负面舆情和群体性事件,也是对是否适用“免责条款”的重要考量。如果危害后果比较严重,社会反映强烈,引发群体性事件,在较长的时间、较大的范围内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政府多部门甚至司法机关介入的情况下,再坚持适用“免责条款”,将不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舆情的平息。因此,当势态的演变已经超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调整范围的时候,需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对适用“免责条款”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判,是否有利于监管,是否会出现与“免责条款”的立法目的相背离的后果,产生不利于监管的社会影响、负面舆情,或者增大执法风险,均应当在适用“免责条款”前进行预判。预判的结果为是否适用“免责条款”提供参考,当弊大于利时,应谨慎选择。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