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重庆铜梁:百年梨乡的新生
7月26日上午,在重庆铜梁区庆隆镇金源村秋山农庄梨园,成排成行的梨树上,穿着保护袋的梨子掩映在枝叶中,园内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林下的便道上,闪动着市民前来采摘的身影,欢声笑语在林间回荡。
“梨园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圆黄和翠冠,梨果品质优良,加上有了国家地理标志的金字招牌,在市场上非常抢手。”果农张晓渝说。
百年梨乡 风光不再
庆隆镇背靠毓青山,小安溪河穿境而过,地形以小丘和开阔坝地为主。湿润温和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加上充足的光照,特别适宜梨树的生长。
“庆隆镇的梨子,在县志上有记载的就有160多年的历史,现在冬笋村的‘百年梨园’里,上百年的老梨树还有50多棵。”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冬笋村89岁高龄的老农周生富回忆起梨乡的盛景说,自己当小娃儿的时候,满村的梨树又多又高又大,的树荫快有一个篮球场大,夏天是乘凉放牛的好地方,自己经常和小伙伴攀爬到梨树上玩耍和采果。
“那个时候,庆隆梨出名得很,县里头卖的梨子都是我们庆隆产的,可以说,梨树就是各家各户的摇钱树。”周生富说。
时过境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梨树管理跟不上,树势衰退老化,梨果品质下降,庆隆镇百年梨园的风光不再。
新品栽培 恢复生机
漫步在庆隆镇,高大挺拔的老梨树虽然不时可见,但更多的是满坡满沟矮化栽培的新梨树。
“庆隆镇现在梨树有5000多亩,主要分布在冬笋村、金源村、庆新村、同康村4个村,品种以黄花梨、圆黄、翠冠、苍溪雪梨为主。”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兰天英介绍说,从2005年开始,庆隆镇发出了重振百年梨乡风采、让梨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果的号召。
从2005年以来,该镇通过科学规划,一方面逐步淘汰和改造了上千亩衰老梨树,一方面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新栽种的面积达到4000亩。全镇80%的农户在房前屋后都栽了梨树,其中两亩以上的家庭小梨园就有500多个。
与此同时,组建起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林果专家的指导下,制订了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指导果农按照标准化生产,除在品种上淘弱去劣、引进优良品种外,还重点采用了矮化密植、科学修剪、人工授粉、套袋护果和太阳能灯杀虫等配套技术,并施用有机肥和专用复合肥,
几年时间,庆隆镇梨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而且梨果品质也随之提升。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田间测定后,获得了重庆市无公害梨子产地镇和重庆名特农产品称号。
走进秋山农庄梨园,树上的一个个梨子被纸袋包裹着,撕开纸袋,一个个金黄色的梨子露了出来。“这些梨子个头平均有五六两重,的超过1斤,品种叫圆黄,味道特别甜,水分也多,还有淡淡的香味。”兰天英给笔者介绍了其中的一个梨子品种。
打造品牌 重振声威
2012年,庆隆镇根据梨子发展的历史、现有梨园的规模以及优良的品质,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申报地标梨的材料。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的审核,庆隆镇梨子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项荣誉,近年来,在庆隆镇,科学栽培,标准化规范管理,成为梨农的自觉行动,出产的梨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庆隆镇也因势利导大打地标牌,通过举办“赏花节”“采果节”吸引消费者,帮助梨乡群众增产增收。特别是今年,梨园漫山遍野繁花似锦时,镇里启动了梨花节系列活动,组织区摄影家协会开展“我与梨花有个约会”大型摄影采风活动,举办“驴友露营及大型篝火晚会”“铜梁车队骑行”等活动,吸引了10多万游客前来踏青赏花。
时下正值梨果成熟季,当地又积极筹办了“缤纷七月,与梨有约”采摘季活动。
与此同时,庆隆梨不断亮相铜梁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西部农产品交易会等节会,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让果农尝到了甜头。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在庆隆镇,种半亩梨脱贫,种2亩梨发家,种5亩梨致富,已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