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重庆江津把花椒做成全国性脱贫产业

    2018-08-01 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18年6月19日,来自江津区先锋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原主任、高级工程师肖国林被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以花椒技术总顾问的礼遇,邀请在该县青花椒新经济产业合作论坛作交流发言。

          2018年6月19日,来自江津区先锋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原主任、高级工程师肖国林被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以花椒技术总顾问的礼遇,邀请在该县青花椒新经济产业合作论坛作交流发言。平昌县是川陕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2015年起,该县将青花椒作为重要脱贫产业,从江津先锋引进种苗和技术,短时间内就发展了15万亩青花椒。
      “平昌的青花椒产业都是从先锋镇引过去的。”肖国林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已有全国各地数十个区县、数百个乡镇从江津引进花椒种苗与技术,新发展青花椒面积超过200万亩。江津花椒已成全国性脱贫产业的重要农产品。
      江津的花椒产业到底有多强?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性脱贫产业?
      全国青花椒看“先锋”
      先锋镇位处江津城区西郊,辖区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6.7万人。最近十多年来,先锋镇因花椒而真正“先锋”起来:这里是中国青花椒的源头,目前中国已发展的400多万亩花椒,绝大部分源于该镇。
      据肖国林介绍,先锋镇之所以能成为全国的青花椒源头地,是因为该镇最早选育出优质青花椒品种“九叶青”,并最早实现规模化种植、最早形成现代化种植与管理技术。
      据考证,花椒原野生于秦岭山脉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以川渝一带食用花椒的历史最为悠久。过去,江津先锋本地人所食用的花椒多为野生或零星种植的青花椒,品种繁多。人们通常以每根叶柄上的叶片数量进行区分,主要有3匹叶、5匹叶、7匹叶、9匹叶等数种。先锋人们在种植过程中发现9匹叶的青椒,香味独特,产量又高。到20世纪80年代,该镇零星种植的9匹叶青椒已有上千亩规模。
      1992年,江津林业局在对鹤山坪东面坡进行绿化造林时,决定种植9匹叶青椒。鹤山坪东面坡坡陡土薄,平均坡度超过30度,长期以来,这里都是当地农民的薪炭林,几年砍光一次,水土流失严重。而花椒树的根系不仅浅,还很发达,能抓牢表层土壤,保水、保土能力强。尤为重要的是,花椒还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当时农民担着鲜花椒进城,可卖到2元一斤。
      那时候,肖国林正在江津林业局工作,是鹤山坪绿化造林的具体执行者。据他介绍,到1996年时,整个鹤山坪东面坡已全部种满花椒树,总面积达到2万亩。这也是中国内个规模化青花椒种植基地。当时的花椒没有固定名称,后来大家根据其“九匹叶”的特性,定名为“九叶青”。
      到1998年,该镇花椒基地面积已达8万亩,目前已达12.8万亩。值得注意的是,先锋镇的耕地面积只有4万多亩,目前除花椒外的所有农作物种植面积仅2万余亩。到目前为止,江津先锋镇仍是全中国花椒种植面积的乡镇。
      花椒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先锋镇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的问题,也早早让当地群众实现极大促进了脱贫致富。据先锋镇政府提供的数据,该镇2018年共生产花椒9.6万吨,产值12亿元,花椒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其中,花椒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了5000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25%以上。
      对外输出十六年
      在发展花椒产业的过程中,江津探索形成了选种育苗、矮化丰产、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等成套技术体系。以矮化丰产技术为例。江津通过推行带枝采摘的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采摘环节的劳动强度,还使产量提高了35%左右。该技术由肖国林牵头发明,于2006年开始全面推广,2014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另外,江津还形成了育苗、初加工、深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如先锋镇共有17家花椒加工企业,主要生产保鲜花椒;60%都有自己的烘烤箱,用于加工干花椒;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的花椒市场,今年完成交易额15亿元;拥有花椒苗圃企业100余家,种苗供应能力达到每年8000万株。
      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江津花椒开始对外输出。短短几年时间,全区的花椒种植规模就超过50万亩,冠绝全国。2004年,江津荣获“中国花椒之乡”称号;2008年,江津花椒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2011年,江津花椒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江津花椒品牌价值经中国品牌研究中心评估达到18.12亿元,位居重庆农产品品牌前三名。
      在此期间,我市部分区县、市外部分地区也陆续从先锋引进花椒产业,到2015年前,全国的青花椒种植面积已达200余万亩。
      考察团队纷至沓来
      2015年,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江津花椒掀起了向外输出的高峰。据先锋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从2015年至今,他们仅仅接待市内外县、镇级政府组织的花椒考察学习团队就超过500批次。据肖国林掌握的情况,这几年从先锋引进种苗新发展的花椒基地就有200多万亩,它们大多作为脱贫产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平昌县算是规模较大的地区,其他县、镇的规模在数千亩至数万亩不等。
      随着各地纷纷引进江津花椒产业,江津还兴起了一个新的行业:为花椒引入地提供技术服务。先锋镇绣庄村三组组长龚固杰便是其中之一。过去几年,他先后被永川区板桥镇、阆中市金亚镇、四川苍溪县、四川武胜县等地政府、业主聘为技术顾问,每地每月去三五天,每地月工资两三千元。
      目前,先锋镇经常外出提供花椒种植技术服务的人员达200多人,收入的一年可挣数十万元。
      打造产业“制高点”
      国内花椒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引起了江津区委、区政府的重视。
      2017年以来,江津区成立了由农委、工商、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和有关镇街组成的花椒质量监管联合执法组,对全区的花椒采摘、加工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杜绝了提前采摘和非法加工等现象,确保了产品品质。
      2018年6月,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的要求,江津区先锋镇成为全市6个申报镇之一。
      为此,江津区出台了《江津区进一步加强花椒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把提高产量与增强品质、增加效益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全区花椒产业上档升级,推进花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先锋镇打造成国内青花椒产业的“制高点”,努力建成全国青花椒行业龙头,更好引领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在推进产业发展上,成立了江津区花椒产业发展办公室,统筹全区花椒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种植加工、销售监管、宣传营销等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花椒专业新型职业农民。另外还要建立花椒种植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注重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花椒种植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
      在强化质量监管上,江津区将大力推广土壤改良和机械化作业,建立健全花椒安全质量监测体系和追溯制度,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品质花椒。
      在强化示范带动上,江津区将在先锋镇建设花椒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提档升级示范基地2万亩,示范带动各村培育一批花椒特色示范园。此外,在先锋镇等地规划建设西部调味品产业园、花椒期权交易大厅、花椒主题景点、花椒主题民宿等项目,推进花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加强产业研发上,江津区将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加强花椒产品研发,建立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富民链条。同时,建设全国的花椒交易市场——先锋花椒市场。该市场正开展招商工作,一期达120亩规模,将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打造成全国花椒生产、加工、交易、储存、培训等为一体的集散中心、乡产联盟。
      在实施品牌战略上,江津区将用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生态硒城”、“中国富硒美食之乡”等金字招牌,依托全区农产品“1+8+N”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江津花椒等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