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人工
    客服
  • 官方
    微信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市场动态 > 大连化物所在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18-07-02 来源:食品伙伴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HRMS)对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在《分析化学》(Anal. Chem.)杂志上发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在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HRMS)对食品未知风险筛查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在《分析化学》(Anal. Chem.)杂志上发表。
     
      食品安全与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针对食品中已知风险的靶向分析,已建立了成熟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体系,而针对食品中未知或不可预知的风险物质,亟需建立非靶向筛查技术。
     
      该研究团队针对非靶向筛查的技术难点——未知风险物锁定,发展了一种潜在风险物质的快速锁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采集一级、二级质谱的原始数据,经过峰匹配以及滤噪处理后,将获得的离子数据进行均值偏差倍率(MDR)计算,选定MDR值大于等于20的离子为可能的潜在风险化合物。同时,总结具有特定结构的特定种类物质的特征碎片离子或中性丢失离子,建立特征结构碎裂规律的匹配检索,并且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检索,从而锁定特定种类的风险化合物。
     
      为了对上述潜在风险化合物进行定性,该方法采用自建的风险物质数据库进行风险物质的快速定性,对于风险物质数据库中没有涵盖的未知风险物质,首先采用实验室自建的内源性代谢物数据库(Anal. Chem.)和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等网络数据库进行内源性物质排除,然后通过D药物数据库(DrugBank)、小分子数据库(Metlin)和质谱碎片数据库(mzCloud)等数据库进行未知物质的定性,通过标准物质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无阴性对照的食品样品潜在风险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具有快速锁定潜在风险物质并准确定性的优点。
     
      该方法突破了食品风险物质快速锁定的技术难点,为食品安全的检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相关阅读
    ​规模再创历史新高!HNC健康营养展载誉收官,驱动大健康产业升级新浪潮

    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健康产品展览会、2025亚洲天然及营养保健品展”(简称HNC健康营养展)已于2025年6月24至2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行。

    2025-07-25
    安井食品:控股子公司洪湖安井新增农产品加工等业务

    安井食品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洪湖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对其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

    2025-07-25
    “可乐+冰红茶”成为饮料品牌们寻求创新的新风向

    夏日已至,“可乐+冰红茶”成为饮料品牌们寻求创新的新风向

    2025-07-25
    雀巢上半年有机增长率2.9%

    雀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有机增长率(OG)达到2.9%

    2025-07-25
    伊利发布《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伊利发布《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25-07-25
    上半年福建省啤酒出口规模居全国第 一

    据福州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啤酒5.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8.7%,出口值位列全国第 一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