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热点资讯 > 中国肠道大会上益生菌领域的“中国芯”强势来袭

    2018-05-16 来源:21食品商务网
    2018年5月11日—5月13日,以“整合赢未来·健康在肠道”为主题的2018中国肠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大会聚焦肠道菌群、复杂肠病、代谢病、创新药械研发、食品科学等领域。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中科院亚热带所印遇龙院士、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院士、Dusko Ehrlich、John Baines等国内外著名专家齐聚一堂,为现场2500多名参会者累计带来近百场“纯干货”的学术报告。

            2018年5月11日—5月13日,以“整合赢未来·健康在肠道”为主题的2018中国肠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大会聚焦肠道菌群、复杂肠病、代谢病、创新药械研发、食品科学等领域。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中国疾控中心高福院士、中科院亚热带所印遇龙院士、中科院动物所魏辅文院士、Dusko Ehrlich、John Baines等国内外著名专家齐聚一堂,为现场2500多名参会者累计带来近百场“纯干货”的学术报告。

     

     

            本次肠道大会针对人体健康部分,集中探讨了肠道菌群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肠道的健康状态直接决定着人体的健康水平,而调节与维护肠道健康状态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合理补充益生菌。因此在本届肠道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对益生菌有益肠道健康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其实,菌株是决定益生菌品质高下的关键,好的菌株能够保持活性状态到达肠道,增加体内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发挥各种益生功能。然而,近代在益生菌菌种的产业化中,欧美国家的益生菌产品长期垄断了中国市场,导致我们的消费者长期食用的都是国外公司的菌种。正如央视新闻频道在今年4月份对“我国启动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的报道中指出“少数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差异巨大,中国人肠道微生物的功能、代谢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借用欧美等国家的数据开发食品、药品等都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国人的肠道微生物调节依赖国外的益生菌,这本身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中国菌”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成为我国益生菌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

     

     

            不可否认的是,就如前段时间美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威胁,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没有自己的中国芯,永远只能提心吊胆。同理,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在关键菌株研发方面,我们同样也只能受制于他人。菌株研发关乎科学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因此,在有益我国人民健康的益生菌领域,同样也迫切的需要创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国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论坛中,益生菌领域科学家、教育部“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现场发表了《益生菌通过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从而实现其功能》的研究报告,让中国自有原创菌种再次引发各界关注。

     

     

            其实,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物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化,我国在益生菌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早在2008年,我国科研团队就独立自主的完成了中国自有原创菌种干酪乳杆菌Zhang(干酪张)全基因组的研究,标志着我国益生乳酸菌的研究进入了基因组时代。

     

    (干酪张(L. casei Zhang)全基因组图谱)

            在今年的3月3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主办、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益生菌?肠道菌群与健康高峰论坛”上,投资2亿元的中国人肠道微生物系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引发央视记者等权威媒体的报道。

            直至今日,全亚洲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7060株)在中国建成,在实际的生产与应用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经科拓恒通等中国企业,已全面实现产业化,各类优质的“中国菌”转化成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益生菌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健康医疗、畜牧养殖和农业种植等领域。

            我们不难看出,益生菌领域的“中国菌”,不管从前端的研发与菌种资源库的建立,还是到后端的生产应用,真正的实现产业化,整个自主研发生产的思路现已逐渐清晰。

            本次肠道健康大会,“中国菌”再次令人瞩目,相信在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创新,利益亿万国人的“中国菌”,终将发展壮大。同时,必须明确的是,在这条创新路上,永远没有终点,不管未来还是现在,我们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相关阅读
    冻干机:解锁宠物食品市场新机遇的关键装备

    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当下,宠物食品市场正迎来消费升级浪潮。从6家宠物食品、用品上市公司中5家发布2025年半年报,4家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到盒马鲜生创始人打造“派特鲜生”、三只松鼠推出“金牌奶爸”、伊利“依宝”入驻电商平台,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折射出宠物食品市场的旺盛活力。其中,冻干宠物食品凭借“天然营养”的核心优势迅速崛起,而作为生产核心装备的冻干机,正成为撬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关键力量,为食品机械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2025-11-07
    食品机械赋能潼关县肉夹馍产业高质量发展

    潼关肉夹馍,作为陕西美食的杰出代表,凭借“饼子千层酥脆、焦黄掉渣,卤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独特风味,历经近1400年传承,早已深入人心。在当今时代,潼关县肉夹馍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00亿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潼关县从战略高度将肉夹馍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纳入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坚持标准化、科技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其中,食品机械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AI上食品生产线,不止是“聪明”那么简单

    当下,人工智能正从算法与实验室中走出,进入钢铁与蒸汽交错的工业现场。在食品机械制造领域,这场智能化浪潮悄然改变了我们对生产线的认知:它不再只是传送带和机械臂的堆叠,而是一个拥有“感知—分析—决策—执行”闭环的动态系统。

    2025-11-07
    小龙虾外卖要立规矩,食品机械如何接招?

    2025年7月20日,中国饭店协会正式批准《餐饮外卖即食小龙虾质量规范》团体标准立项 。这则消息看似聚焦于一道“夏日人气菜”,实则折射出我国餐饮外卖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层趋势。

    2025-11-07
    甘肃冻分割鸡肉首入阿塞拜疆,食品机械功不可没

    近日,一则喜讯从甘肃传来。经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检疫合格,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27吨冻分割鸡肉顺利发往阿塞拜疆,实现了甘肃省冻分割鸡肉对阿塞拜疆市场的首次出口,这也是甘肃畜禽肉类产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一项重要成果。而在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食品机械设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2025-11-07
    罗永浩与西贝之争,对食品企业的警醒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之间围绕预制菜的争论甚嚣尘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场风波表面上是一场关于菜品定义的口水战,实则反映出食品行业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内容。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