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胶囊类食品需要哪些技术,以及它有哪些优点?
【胶囊类食品】
胶囊类食品是指在胶囊类中装入各种食品原料,如甲鱼粉、人参粉、蘑菇粉、食物纤维、卵磷脂加工品等等。其胶囊厚约0.1mm的明胶薄膜,的容童为1.36mL,最小的容量只有0.13mL,胶囊中所装的食品原料以粉末状为主。胶囊类食品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可以使用各种原料,但以粉末状食品原料为主。目前,国外出现的胶囊类食品有:甲鱼粉、小球藻粉、牡蜘粉、人参、蘑菇粉、水龟虫粉等胶囊类食品,此外还有食物纤维、酵母食品、卵磷脂加工品。
胶囊类食品与其它保健食品相比,有明显的优点,一是对各种原料的加工程度低,可保持原有的风味,二是胶囊的密封性好,可有效地防止各种异味,三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食品原料不易变质,四是食用后在胃肠内溶解速度快,容易被人体吸收,五是胶囊食品加工简单,只要在无色明胶中加入天然色素即可制成,其表面还可印刷各种文字和符号等,以区别于其它保健食品。
目前胶囊类食品的加工可以采用新型的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指通过特定的工艺手段,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在微胶囊壁材中,使其成为固体颗粒产品,在需要的情况下将其释放出来的一种技术。食品中需要强化的营养素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由于这些物质的不稳定性,使其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营养价值降低甚至丧失,微胶囊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情况。此外,微胶囊技术还可以包埋天然化合物,如必需脂肪酸、植物提取物等,同时微胶囊技术也可以对食品和肠道中的益生菌起到保护作用,这种能力可能对功能食品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