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资讯 > 食品包装行业发展趋势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市场不断升级,食品包装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例如,新型包装材料可实现绿色降解,减少“白色污染”;智能包装可监测食品温度、可实现源头追溯、能够防伪辨识等,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食品包装行业发展趋势有哪些?
绿色环保
“绿色包装”也称之为“可持续性包装”,简言之就是“可回收、易降解、轻量化”。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在限制或禁止塑料制品的使用,除了“以纸代塑”,降低“白色污染”之外,采用新型包装材料(如生物材料)也成了行业探寻的方向。
所谓的生物材料就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将绿色环保或天然物质加工成包装应用性材料。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利用油脂薄膜、蛋白质等作为食品包装的材料,例如丹麦某啤酒厂研发一种木质纤维的酒瓶,它采用更环保的包装材料,实现绿色降解。可见,生物包装材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未来将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功能多样
随着包装行业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市场多样化需求,食品包装正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包括防油、防潮、保鲜、高阻隔、活性包装……还有现代智能标签技术,如二维码、区块链防伪等等,如何与传统的包装相结合,也是未来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据笔者了解,主打生鲜产品保鲜技术的某公司正在尝试的纳米技术保鲜包装。据相关人员介绍,采用纳米技术的绿色环保无机包装箱,无毒、无味,不仅能够抑制箱子里的食品(如果蔬)呼吸,还能吸附果蔬呼吸发出的气体,从而调节内部温度,有效地延长了果蔬保质期。另外,整个运输过程,不需要任何冷冻剂,也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安全可靠
我们知道,食品离不开包装,而大多数包装材料都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产品,食品包装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高,在食品中迁移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
此外,包装的基本功能是保护食品的安全,然而,有些食品包装不仅没有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反而由于包装本身不合格而污染了食品。因此,食品包装材料的无毒无害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前,一项重要的食品接触材料新国标已开始全面实施,其中明确要求,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终产品上,应注明“食品接触用”“食品包装用”或类似用语,或加印、加贴调羹筷子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近年来,生鲜肉、鲜切果蔬及调理食品等预制菜保鲜包装产品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产品货架保鲜周期短、二次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研发生鲜农产品及其调理食品高效冷杀菌保鲜包装技术成为行业发力的重点。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限塑令”或“禁塑令”在各地的实施以及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纸制品包装行业需求旺盛,纸制品包装生产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募资扩大产能。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6000多万吨,其中30%左右被物理回收利用;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剩余的70%中,有276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焚烧,1540万吨随生活垃圾被填埋。如果要生产出这些被焚烧或填埋的4300万吨塑料,则需要消耗7600多万吨优质原油,相当于2.5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辣条、薯片、麦丽素……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休闲零食如今正迎来广阔市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行业市场稳步扩张,空间广阔。面对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如何进一步将蛋糕做大是休闲零食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近年来,果冻作为休闲食品中的重要品类之一,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转变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逐渐进入了“结构重组”时期,细分化、高端化、创新化的果冻产品迅速崛起,开辟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其中,女性消费群体的快速崛起,为果冻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