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营养保健品 > 枳壳经炒制后有什么好处?
炒枳壳是指炮制枳壳的一种方法。枳壳生品燥性较强,经炮制后可缓和其峻烈之性。目前枳壳主流炮制品为生品与麸炒品,此外尚有蜜麸枳壳、盐炙枳壳、醋炙枳壳等炮制品种。其中蜜麸枳壳为江西樟帮特色炮制品种,它是以双重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以达到减燥增效的目的,具体方法为用蜜糠炒炙枳壳,将谷壳与蜂蜜加适量水调匀后拌炒至干而得,取糠和蜂蜜的性能,具有缓和药性、增强药物疗效及矫味矫臭的作用。
【炒枳壳】
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可用于胸胁气滞、涨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等症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挥发油类及少量生物碱等。但是由于枳壳生品含有较多挥发油,作用峻烈,易伤元气,体虚者不宜服用,且刺激人体胃肠道,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麦麸性平,味甘淡,能和中益脾,并能吸收部分挥发油。枳壳经麦麸炒后, 挥发油成分减少,燥性缓和,疗效增强。因此,枳壳强调以炮制品入药,古人积累了丰富的炮制经验,讫今为止,枳壳的炮制方法多达23种,但主流炮制方法为古代最常用的麸炒法, 中国药典亦采用此法,其它方法已基本淘汰。
炒枳壳相对于生品有以下优势:、积壳经熬炒后,其挥发油含量降低了19.64%左右,因此加热是导致挥发油含量降低的直接因素,麸炒多用武火,挥发油的损失较大,在炒的过程中,辅料数皮的吸附作用是导致挥发油含量降低的又一个因素;第二、麸炒积壳挥发油的比重、折光率、比旋度比生品都有所下降;第三、由于积壳含0.3125mL/1009的挥发油,超过了治疗量,产生了辛燥之性,药力太强,容易伤阴耗血,损害脾胃,经数炒后,其挥发油含量降低到0.2511mIJ/1009,并改变了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即降低了比重、比旋度、折光率),缓和了其辛燥之性,确保行气宽中的疗效,雄辩地说明了炮制与中医临床用药之内在的相关性,有力地说明了数炒积壳挥发油的变化对其药效的影响。
2月1日,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暨漯河市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内外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等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漯河,围绕所研究领域以及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发展作报告,共商发展大计。
在中国酱卤行业知名品牌煌上煌产业基地内,藏着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煌上煌酱卤博物馆。近年来,煌上煌以传承酱卤文化为己任,大力弘扬酱卤工匠精 神,始终坚信文化的力量,不断强化博物馆公共文化教育基地作用,努力为推动江西省赣鄱饮食文化研究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喝汾酒,过春节,前“兔”似锦。新春佳节之际,汾酒与消费者以有爱、有趣的互动方式,共同迎接兔年的到来。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脂血症。
2006-2021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