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2018年我国淀粉发展趋势如何?
淀粉趋势和小麦产量息息相关,近十年来,中国的小麦生产的发展,造成库存的严重积压,不仅已将我国长期以来进口小麦的局面改变为开始大量出口小麦,同时,也迫使工业部门将小麦淀粉的生产与综合利用提到了紧迫的日程上。那么2018年我国的淀粉发展趋势怎么样?
【淀粉趋势】
在中国华北地区,小麦的迅速发展,为小麦淀粉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机遇。而中国小麦主要产区,又是中国中原主要粮食加工地区与工业发达地区。所以,可以预料,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小麦淀粉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随着中原地区主要淀粉加工企业小麦淀粉与深加工的稳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可以预计,中国小麦淀粉将很快突破100万吨年产量,成为中国第二大淀粉来源。
小麦淀粉的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是玉米淀粉。在中国,玉米淀粉年产量已经达到650万吨,十万吨级玉米淀粉厂全套设备都已经可以国产。投资省,质量好,加工成本低,副产品利用已经形成渠道。而小麦淀粉由于工艺特殊,规模化生产刚刚开始,主要设备还是引进,价格要比同类设备贵很多。而且,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刚刚开始进入轨道,效益未充分发挥。但是,即使如此,采用现代工艺,大规模生产小麦淀粉,已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中国华北地区,按玉米960元/吨,小麦为1040元/吨计。由上可知,由于谷朊粉的价值远远高于玉米蛋白,所以小麦淀粉加工的经济效益比玉米淀粉要高,考虑地域特点及运输费用,在小麦主产区,发展小麦淀粉,经济上是十分有利的,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日本作为全球功能性食品代表市场之一,其在产品开发、剂型创新和原料挖掘方面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对个性化和高效营养需求的增加,日本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过程中,新颖的原料和独特的技术工艺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亚精胺是一类生物活性有机小分子,毒 性低功效强,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线粒体代谢等功能。机体内亚精胺除外源膳食补充和细胞生物合成外,肠道菌群代谢也是亚精胺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亚精胺还可以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稳态,在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