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编辑推荐 > 食用油新国标GB2716—2018出台 调和油配比不明乱象有望终结
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中,食用油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没有它再珍贵的食材都很难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这么多年来食用油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如随意勾兑、标识混乱、名称繁杂等,因此社会各界一直期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对此做出新动作。
喜大普奔,《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用油(GB2716—2018)》终于在今年6月21日出台,并将于今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伴随着新国标GB2716—2018的出台,调和油配方将要求公开,食用油行业的“整风”运动也会随即展开。
我国是食用油消耗大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食用油中仅调和油销量就高达四五百万吨。事实上,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品油按照营养和风味的需要、以一定的比例科学调配而成的食用油,它不仅脂肪酸组成的平衡性好,而且还含有单一油品所不及的多样营养成分。一直以来,在超市或电商平台上,占据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各品牌调和油让广大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
目前市场上调和油种类繁多,价格也是高低不一,比如橄榄调和油就比玉米调和油的价格高出很多,但高价真的就意味着高质量吗?调查发现大部分食用调和油都是在大豆油或者菜籽油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花生油、橄榄油等较贵的油种。由于国标的缺失,各大商家就一直以模糊的标注和名称示众,让消费者根本无法了解调和油里各种油的具体比例,其实细心的消费者很容易就会发现现在很多调和油的配料表只能看到配料的名称,而不能看到各配料的具体含量。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多年来食用调和油可供选用的标准仅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292-1998,但是此标准并没有涉及油料配比和营养标识问题。虽然2013年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该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其中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让调和油行业乱象有所改善,但实际生活中上我们还很难在调和油标签上找到其具体配方比例。
此次出台的新国标是基于十多年来的大量基础性检验检测和评估的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新标准,对终结调和油行业乱象将发挥巨大作用。它将老国标中《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合并在一起,并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进行整合修订。并且它对调和油的标签标识和命名做出了明确规定,并鼓励在调和油标签标识中注明产品中大于2%脂肪酸组成的名称和含量(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更令人兴奋的是,像中储粮等企业已率先公开其产品的原料配比,给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鱼油DHA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如鲑鱼、鲭鱼和鳕鱼等。DHA在大脑、眼睛及心脏等重要器官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尤其对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显著的益处。
叶黄素酯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它对眼睛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叶黄素酯在植物中通常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酯化形式,比纯叶黄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在保健品中广泛应用,尤其在改善视力和防护眼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柑橘纤维是从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橘子等)中提取的天然植物纤维。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柑橘纤维因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含量和多种健康益处,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营养成分之一。
丹参提取物是从丹参植物的根部提取的天然成分,广泛用于中医药中。丹参在传统医学中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血液循环等问题。
杜仲提取物来源于杜仲树的树皮,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材。杜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草药疗法中,因其具有促进健康、增强体力等多种益处。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