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市场动态 > 云南三大特色食品产业:茶香、咖韵、花味的发展之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了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云南普洱茶、云南小粒咖啡、昆明鲜花饼位列其中,这为云南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普洱茶:古韵新姿,香飘万里
云南普洱茶产业底蕴深厚。近年来,在“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推动下,产业发展迅猛。《2023年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公报》显示,云南茶园面积达803万亩,干毛茶产量55.7万吨,均居全国之首,且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普洱茶品牌评估价值高达82.21亿元,位居全国第2。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提升了普洱茶国际影响力。
政策上,云南出台多项政策,如《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等,实施《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产品创新不断,除传统茶品,还推出茶粉、茶片等新产品。市场拓展借助互联网,走向国内外。
然而,普洱茶产业也面临挑战。市场价格虚高,供应链管理待优化,科技投入需加大,以推动生产向自动化、规范化、洁净化转型,将非标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工业产品。
云南小粒咖啡:科技赋能,“咖”位飙升
云南地处咖啡黄金种植带,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咖啡种植历史超130年,目前种植面积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是中国咖啡种植规模最大省份。
科技助力云南小粒咖啡发展。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云咖”系列品种,解决品种老化、精品率低问题。如“云咖2号”杯测分数高,3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干豆多。云南六成以上咖啡园采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普通示范园亩产超全球平均产量2倍。
产业模式创新不断。热经所联合新寨村打造“庄园+”模式,开发咖啡香皂等产品,2024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产值1.5亿元,催生出“咖旅融合”新业态。中小企业也积极创新,如保山中咖食品公司通过“电商+基地”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四叶咖”连锁品牌将特色产品打入一线城市商圈,花田萃咖啡融合普洱茶与冻干技术获融资。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构建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制定多项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发布“世界咖啡谷・保山小粒咖啡”小程序,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用户体验。但云南小粒咖啡在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份额拓展上仍有提升空间。
昆明鲜花饼:花香四溢,产业蝶变
安宁市八街街道是昆明市最大玫瑰种植区,目前玫瑰种植面积近6000亩,已发展成亿元产业。从1980年的4亩到如今规模,经历两次重要转变。2005年高桥食用玫瑰协会成立,开启规模化种植;2014年首台食用玫瑰分选机试验成功,推动产业规模扩张。
八街街道推行创新模式,如“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探索“三价联动订单模式”保障花农收益,建立智能化生产线,开发71种玫瑰衍生产品,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同时,通过“基建提升+文化赋能”,将花田打造成旅游目的地,自2013年首 创“八街慢生活・芬芳之旅”以来,年游客量约2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约300万元,还打造了一批精品民宿和学习实践场所。
不过,昆明鲜花饼产业存在品牌分散问题,产品创新也需进一步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多样化需求。
此次入选重点培育名单,为云南三大特色食品产业带来新机遇。未来,云南应抓住机遇,在政策、科技、品牌、市场等方面发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茶香、咖韵、花味飘向更广阔天地,助力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我国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包括云南小粒咖啡、西湖龙井茶等39个重点培育对象。此次发布的首批重点培育对象,分布在我国28个省份,涵盖乳制品制造、饮料制造、酿酒工业、精制茶制造等食品工业主要门类。
近日,SFA公布2024年特色食品趋势。根据SFA趋势预测,2024年的特色食品将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化快乐和最小化压力的产品”,其中饮料将成为明年创新的主要领域
玉米低聚肽粉是一种通过酶解玉米蛋白质制得的低分子肽产品,因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营养、保健品及医药领域。玉米低聚肽粉不仅易于吸收利用,还具备多种生物活性,成为现代健康产业的热门原料。
激光喷码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在产品表面进行标记的高科技设备。激光喷码机以其非接触、高速度、高精度和持久耐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包装等多个行业,满足生产线对产品编码和追溯的需求。
豌豆组织蛋白是一种从豌豆中提取的高品质植物蛋白,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良的功能特性,成为食品工业特别是植物基食品的重要原料。豌豆组织蛋白以其良好的口感、营养价值及环境友好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
低聚果糖是一类由短链果糖分子组成的天然功能性碳水化合物,属于益生元的一种。低聚果糖能够选择性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人体免疫力和消化功能,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重要成分。
2006-2024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沪ICP备05034851号-1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