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
    求购
  • 买家
    客服
  • 卖家
    客服
  • 反馈
  • 顶部
  • 资讯 > 编辑推荐 > 杜绝"一刀切",进口食品管理再细化

    2021-02-05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作者:ZMY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生产的供食用的产品,包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并在国内分包装的食品。

           进口食品是指非本国生产的供食用的产品,包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并在国内分包装的食品。随着国际贸易的愈发频繁,国内消费者对于进口食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据WTO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进口食品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多,目前已超过187个国家。有数据统计,2009-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7%,进口食品的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进口食品的意义

           在进口食品进入中国的早期,其高昂的价格往往令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消费进口食品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上层人士的专属。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国内整体经济规模较低,人均消费水平与欧美地区相差悬殊,对同样商品的接受度截然不同。

           而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进口食品的价格不再高不可攀,反而大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要低于国内产品价格,尤其是在一些必需的大宗农产品方面,进口产品的价格更具优势,进口食品已经成为调节物价水平的重要杠杆。

           二是关税较高。

           税收不仅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也是国内产业调整的一个屏障,通过调整税率可以弥补或保护国内的相应产业。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关税也随之大幅下降。数据指出,中国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由23.2%降至15.2%,约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四分之一。关税的降低,进一步拉低了进口食品的价格,不仅增强了国际地位,更惠及当下消费者。

           三是供需不平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不平衡的矛盾也是对进口食品更为贴切的诠释。国内消费者从来不是不喜欢进口食品,而是由于信息流通不畅、销售渠道覆盖局限、消费水平较低等因素导致的结构性供需不平衡,不过在当下,这些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进口食品已成为日常消费的品类之一。

           当下,冷链运输风险已成为疫情扩散的风险点之一,很多消费者会将矛头指向进口的食品,认为可以"一禁了之",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在没有了进口食品的辅助之后,物价飞涨、一票难求的局面或许更加可怕。

           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食品的核心因素之一,进口食品同样如此。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共从94个国家(地区)检出不符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未准入境食品6631批、4.9万吨、6953.7万美元。

           其中涉及最多的15类不合格项目为:品质不合格、证书不合格、标签不合格、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包装不合格、未获检验检疫准入、货证不符、污染物和营养素不合格,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及污染物等食品安全问题占总量的20.9%,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依旧较为严峻。

           尤其是近些年跨境电商的崛起,为进口食品开辟了更多绿灯,一些"新"食品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也非常严峻。

           风险概述是针对食品安全作出的风险评估,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定义是"对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背景知识做出的一个描述",基于风险概述可以帮助风险管理者做出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可分为战略性和长期性的策略,对于进口食品而言主要是长期性的战略;

           而另一种则是临时性或短期性的管理举措,针对无国标食品制定的临时性标准就属于此列,比如龙舌兰酒、脱蛋白乳矿物乳糖粉等。

           进口食品管理规定持续细化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通过将监管延伸到境外源头,向出口方政府和生产企业传导和配置进口食品安全责任,以实现全程监管,从根本上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是进口食品监管的常用措施。

           1999年,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布《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范(试行)》,开启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的管理制度;

           2002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了《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2012年被《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取代,对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和审批流程及处罚措施作出详细规定;

           2018年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调整,进口食品的管理权移交到海关总署,随后对管理规定中的主体也进行了修改,但为变更条款;

           2019年海关总署发布了《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进口食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细化和调整,修订时效、年度验证等条目,并对主管当局进行了释义。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已经形成草案,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对食品分类的界定。草案第六条规定:海关总署根据对食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加工工艺、历史食品安全数据、消费人群、食用方式等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国际惯例确定:肉与肉制品(包括肠衣)、水产品、食用油脂和油料、包馅面食、使用谷物(大米和杂粮)、谷物制粉工业产品和麦芽、保鲜和脱水蔬菜以及干豆、调味料、坚果与籽类、干果、未烘焙的咖啡豆与可可豆、特殊膳食食品及保健品的生产企业应有所在国家主管当局审核,而其他类别则由企业自行申请即可。

           与目前我国生产目录的32个大类相比,进口食品的"严格"类别已得到大为简化,这不仅能够缩减食品的进口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还能够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降低企业让"政府"背书的可能性。

           文/ZMY

           作者简介:ZMY,拥有10余年食品相关工作经验,致力于食品行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剖析。

    相关阅读
    益生菌:促进肠道健康与提升免疫力的天然微生物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以及日常膳食补充的重要成分。益生菌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

    2025-09-16
    亚叶酸钙:关键营养素助力健康与功能性食品发展

    亚叶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衍生物,在人体健康和食品营养补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叶酸的稳定钙盐形式,易于人体吸收,还在孕妇保健、心血管健康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亚叶酸钙的出现,为科学补充叶酸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途径。

    2025-09-16
    红车轴提取物:天然植物精华助力健康保健与功能食品

    在现代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植物提取物因其天然、安全和多功能性受到广泛关注。红车轴提取物作为一种从红车轴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逐渐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红车轴提取物不仅在传统药用领域有应用,也广泛用于现代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

    2025-09-16
    金针菇粉:营养全面健康食品助力现代养生与食疗发展

    在现代营养学和健康食品领域,食用菌类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金针菇粉作为由新鲜金针菇通过烘干、粉碎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原料,保留了金针菇的天然营养成分,同时在食用和保存方面更加便捷。金针菇粉的出现,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

    2025-09-16
    山竹粉:营养丰富天然果粉助力健康养生新选择

    在现代健康食品市场中,天然果粉因其便捷性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山竹粉作为以山竹果实为原料制成的果粉产品,凭借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山竹粉不仅保留了新鲜山竹的风味,还具备更长的储存期和多样的应用方式。

    2025-09-16
    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保障新鲜营养推动果蔬产业高效发展

    在果蔬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如何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作为一种先进的包装设备,凭借真空密封技术和冷冻保鲜方式的结合,为果蔬的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冷冻果蔬真空包装机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也推动了果蔬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2025-09-16